[發明專利]一種生防真菌黑附球菌H5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61392.2 | 申請日: | 201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794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雷剛;李鵬霞;胡花麗;羅淑芬;周宏勝;李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P1/02;A23B7/155;A23B7/15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靜 |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京市玄***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菌 球菌 h5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防真菌黑附球菌H5及其代謝產物的應用,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防真菌黑附球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株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生防真菌黑附球菌H5及其代謝產物的應用。
背景介紹
目前,我國每年采后約有8000萬噸的果蔬腐爛,造成近800億元的經濟損失。因此,通過發展貯藏或防腐技術以延長或保持果蔬品質,已成為重要的食品科學研究課題。采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是造成采后腐爛損失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占有較高比例,包括鐮刀菌屬、灰葡萄孢屬、青霉屬、鏈格孢屬等。
目前,控制果蔬采后病害最有效的措施仍是化學殺菌劑處理,但長期使用不但容易引起抗藥性導致的防效降低,而且果蔬上農藥殘留量增加容易帶來食品安全問題。果蔬采后生物防治技術是利用微生物之間的拮抗作用,選擇對農產品不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或產物來抑制引起采后腐爛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減少采后損失,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一種保鮮方法。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拮抗機理主要表現為抗生、競爭、寄生及誘導抗性等,其中,生防菌利用自身分泌的抗菌物質抑制病原菌生長是一種廣譜高效的途徑。
要利用生物防治技術進行果蔬保鮮,關鍵是獲得具有顯著拮抗效果的微生物或其產物。黑附球菌屬于半知菌亞門附球菌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黑附球菌H5,該菌株對鐮刀菌屬(
本發明提供的黑附球菌H5的主要生物學特征為:在PDA培養基上生長時有氣生菌絲,菌落呈土黃色,邊緣不規則,有V形分支;分生孢子單生,球形或梨形,一般多胞,深金黃褐色,老熟后顏色變深,通常成熟孢子直徑15~25 μm,有時可達50 μm。
本發明還提供了黑附球菌H5次生代謝產物及其制備方法。
所述黑附球菌H5的次生代謝產物通過以下方法制得:黑附球菌H5菌株活化后接種至PD液體培養液,避光培養30天,過濾除菌,上清液即為含有次生代謝產物的生防菌液。
所述黑附球菌H5的次生代謝產物還可通過以下方法制得:將活化后的黑附球菌H5接種至PD液體培養液中,25℃、200 rpm避光培養30天。將發酵液過濾除去菌絲,加入等體積乙酸乙酯,在分液漏斗中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旋轉蒸發濃縮獲得膏狀物即為活性代謝產物,用蒸餾水、甲醇或乙酸乙酯溶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13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