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60116.4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05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崔樹明;崔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明耀石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19 | 分類號: | E04B1/1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巖石 作法 施工 結構 房屋 框架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房屋建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城鎮居民人口的增加,住宅建設用地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減少建設用地對耕種用地的占用,人們逐漸考慮對巖基山地進行利用,由于巖基山地全是石頭,傳統的挖掘機不能正常使用,傳統方式的建筑施工方式復雜,因此一般采用直接在巖石上建房,但是往往因為地理環境的影響而很難實施,且經濟成本增大,不能充分利用巖石的資源和自身結構特性就地取材,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一定的破壞。
因此,需要一種能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減少山地建造巖石的種種弊端,充分利用巖石的自身結構特性,能夠就地取材,建造出結構強度高,抗震能力強的房屋。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采用獨特的方式向山體巖石打樁澆筑后切削山體巖石形成房屋框架結構,減少山地建造巖石的種種弊端,充分利用巖石的自身結構特性,能夠就地取材,建造出結構強度高,抗震能力強的房屋。
本發明的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包括在巖石上向下打沖孔灌注樁后切削巖石形成的框架柱和在成型的框架柱上形成的框架梁;
進一步,所述框架梁內兩端的水平鋼筋橫向貫穿并固定于框架柱,框架柱內的豎直鋼筋沿位于框架梁內的水平鋼筋兩側均勻分布;
進一步,所述框架柱外側設置有用于錨固穿過框架柱的水平鋼筋的錨固裝置或者
鋼板;
進一步,在框架梁與框架柱的連接部位以外的框架柱外側設置有環向箍筋;
進一步,所述水平鋼筋的錨固裝置或者鋼板位于箍筋內;
進一步,所述巖石為花崗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打破傳統的先開挖再向上施工房屋主體結構的建造方法,而是采用先施工房屋主體結構再開挖的逆做法方式,通過向山體打沖孔灌注樁后切削山體巖石形成房屋框架結構,樁長和直徑可按設計要求變化自如;樁端可進入持力層或嵌入巖層,結構強度更高,穩定性強,切割出的巖石可作為建筑裝飾材料直接利用,充分利用巖石的自身結構特性,形成傍山而建獨特風格,又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石材,節約經濟成本,建造出結構強度高,抗震能力強的房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沖孔灌注樁后切削山體的示意圖;
圖2為切削山體后施工的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框架梁與框架柱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框架梁與框架柱連接部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沖孔灌注樁后切削山體的示意圖;圖2為切削山體后施工的框架結構示意圖;圖3為框架梁與框架柱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框架梁與框架柱連接部的剖面圖。本實施例的在巖石上逆作法施工樁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包括在巖石2上向下打沖孔灌注樁后形成的框架柱1和在成型后的框架柱1上形成的框架梁3;沖孔是用沖擊鉆機把帶鉆刃的重鉆頭(又稱沖錘)提高,靠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削切巖層,排出碎渣成孔。沖擊鉆機有鉆桿式和鋼絲繩式兩種。前者所鉆孔徑較小、效率較低、應用較少。后者鉆孔直徑大,可根據設計的樁徑來修改鉆頭的大小,錘重在3000kg—10000kg(具體根據樁徑的大小來確定錘重);沖孔灌注樁是灌注樁的一種。灌注樁是直接在施工現場樁位上成孔,然后放入鋼筋籠再灌注沖孔灌注樁機混凝土而成.沖孔灌注樁施工沖孔機沖擊成孔,為泥漿護壁成孔,對鄰近建筑物及周圍環境的有害影響小;樁長和直徑可按設計要求變化自如;樁端可進入持力層或嵌入巖層;單樁承載力大。沖孔灌注樁施工工序施工法的過程是:平整場地→泥漿制備→埋設護筒
→鋪設工作平臺→安裝機器設備并定位→沖孔→清孔并檢查成孔質量→下放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護筒→檢查質量。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1.0m;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2~6m;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應控制提拔導管速度;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施工,每根樁的灌注時間應按初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為0.8~1.0m,鑿除泛漿高度后必須保證暴露的樁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等級。每根樁灌注到頂后應注意超高800mm的質量,檢查標高,標高按設計標高加800mm進行檢查。計算確定砼的初灌量,導管插入樁內砼內深度為1500mm;沉渣厚度小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明耀石業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明耀石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01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組合式模塊化房屋
- 下一篇:一種木建筑承重梁柱及其生產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