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路除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59793.4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0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戴良碧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嘉盈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5/00 | 分類號: | B02C15/00;B02C23/12;B02C2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除鐵器,特別涉及一種雙路除鐵裝置。
背景技術
礦渣是礦山開采、選礦及加工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統稱,“礦渣”的全稱是“?;郀t礦渣”,它是鋼鐵廠冶煉生鐵時產生的廢渣。在高爐煉鐵過程中,除了鐵礦石和燃料(焦炭)之外,為降低冶煉溫度,還要加入適當數量的石灰石和白云石作為助熔劑。它們在高爐內分解所得到的氧化鈣、氧化鎂、和鐵礦石中的廢礦、以及焦炭中的灰分相熔化,生成了以硅酸鹽與硅鋁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鐵水表面,定期從排渣口排出,經空氣或水急冷處理,形成粒狀顆粒物,這就是?;郀t礦渣,每生產一噸生鐵,要排出0.3~1噸礦渣。
高爐礦渣微粉,主要用途是在水泥中摻和以及在商品混凝土中添加,主要作用是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早強和改善混凝土的某些特性(如易和性、提高早強、減少水化熱等),其利用方式主要表現為三種利用形式:外加劑形式、摻合料形式、主摻形式。礦渣微粉等量替代各種用途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中的水泥用量,可以明顯的改善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
綜合性能。礦渣微粉作為高性能混凝土的新型摻合料,具有改善混凝土各種性能的優點,可
以大幅度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強度,能配制出超高強水泥混凝土;可以有效抑制水泥混凝土的堿骨料反應,顯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堿骨料反應性能,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海水浸蝕性能,特別適用于抗海水工程;可以顯著減少水泥混凝土的泌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顯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致密性,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抗滲性;可以顯著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熱,適用于配置大體積混凝土。
礦渣微粉生產工藝控制中,需要對礦渣進行除鐵的工序。原生產設計中通常采用的是滾筒式除鐵器的單一除鐵方式,現有方法在回料過程中返回料與滾筒永磁面接觸面積與接觸時間通常較短,所以除鐵效率和除鐵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鐵粒子對磨輥磨盤的磨損會縮短堆焊時間,增加停機時間,不利于企業的生產和經濟利益。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路除鐵裝置,彌補了滾筒除鐵器在回料過程中返回料與滾筒永磁面接觸面積與接觸時間短的缺點,在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了鐵粒子對磨輥磨盤的磨損,延長了堆焊的時間,減少停機時間,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雙路除鐵裝置,包括滾筒除鐵器,還包括振動給料機、外循環斗提機、除鐵器回料管、管道除鐵器和磨機系統,所述振動給料機的一端與外循環斗提機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磨機系統連接,所述的外循環斗提機的另一端與除鐵器回料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的除鐵器回料管的另一端與滾筒除鐵器的一端連接,所述的滾筒除鐵器另一端與管道除鐵器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管道除鐵器的另一端與磨機系統的一端連接。本發明通過在原有的滾筒除鐵器上新增設管道除鐵器,實現了對礦渣微粉的雙路除鐵控制工藝,改善了傳統單一除鐵方式下回料與除鐵裝置接觸面積小和接觸時間短的缺點,有效提高了回料與除鐵裝置的接觸面積和接觸時間,大大提高了除鐵效率。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雙路除鐵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的雙路除鐵裝置還包括外循環下料管道,所述的磨機系統通過外循環下料管道與振動給料機連接。本改進通過設置的外循環下料管可以方便對磨盤中產生的粗料進行收集與返回,同時方便拆卸,易于整套裝置的檢修、維護與保養。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雙路除鐵裝置的又一種改進,所述的雙路除鐵裝置還包括磨機回料管,所述的管道除鐵器通過磨機回料管與磨機系統連接。本改進設置的磨機回料管方便了對余料的運輸,同時方便拆卸,易于整套裝置的檢修、維護與保養。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雙路除鐵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在提高除鐵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方便日常的檢修、維護和保養,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1、外循環下料管道,2、振動給料機,3、外循環斗提機,4、除鐵器回料管,5、滾筒除鐵器,6、管道除鐵器,7、磨機回料管,8、磨機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嘉盈建材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嘉盈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597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高效粉碎機錘頭
- 下一篇:環輥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