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多個空調機組開啟/關閉的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56332.1 | 申請日: | 201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22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軍平;孫亞麗;陳培生;唐政清;陳萬興;丁陳宙;吳甜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00 | 分類號: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何懷燕 |
| 地址: | 5190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機組 關閉請求 裝置及系統 關閉條件 機組 發送 控制偏差 順序開啟 消除檢測 檢測 申請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控制多個空調機組開啟/關閉的方法、裝置及系統。其中,該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根據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一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時所發送的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在預定時間內,如果接收到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其他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基于接收到的一個或多個所述初級開啟/關閉請求而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二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時所發送的二級開啟/關閉請求,則根據接收到的所有的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和所有二級開啟/關閉請求,確定所述多個空調機組的開啟/關閉順序,以基于所述順序開啟/關閉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的各個機組。由此通過兩次請求消除檢測溫度所帶來的控制偏差。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多個空調機組開啟/關閉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空調器對溫度的控制,通常是根據溫度偏差值與設定溫度偏差值來判斷機組是否進行開啟或者待機(關閉)。但是,在多個機組共用水溫控制器的情況下,由于元器件安裝位置的存在差異,或者感溫包元器件的一致性存在偏差,使得個別機組的運行時間比其它機組運行時間長。
現有技術針對上述問題,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控制多個空調機組開啟/關閉的方法、裝置及系統,解決通過兩級開啟/關閉請求確定機組開啟/關閉順序,消除元器件自身偏差或者安裝位置偏差在檢測溫度時導致始終某個或某幾個機組運行時間較長的控制偏差的問題,進而實現機組均衡運行,整體提高機組運行壽命,避免感溫包物料差異或者安裝偏差。
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控制多個空調機組開啟/關閉的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根據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一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時所發送的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在預定時間內,如果接收到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其他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基于接收到的一個或多個所述初級開啟/關閉請求而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二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時所發送的二級開啟/關閉請求,則根據接收到的所有的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和所有二級開啟/關閉請求,確定所述多個空調機組的開啟/關閉順序,以基于所述順序開啟/關閉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的各個機組。
其中,接收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根據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一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時所發送的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包括:為每個初級開啟/關閉請求提供一個標志,以指示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已經有機組發出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將所述標志傳送給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的所有機組;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一預定開啟/關閉條件包括:檢測到機組自身溫度達到預定溫度值。
其中,預定時間,包括:從發送第一個初級開啟/關閉請求開始計時的預先設定的一時間周期;所述多個空調機組中其他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基于接收到的一個或多個所述初級開啟/關閉請求而檢測到自身溫度滿足第二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時所發送的二級開啟/關閉請求,包括:其他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機組接收到所述一個或多個初級開啟/關閉請求的標志時,檢測自身溫度是否滿足第二預定開啟/關閉條件;機組檢測自身溫度滿足第二預定開啟/關閉條件包括:機組檢測到當前自身溫度雖然沒有達到目標溫度,但當前自身溫度與目標溫度的溫度差值在預定范圍內;當所述溫度差值在預定范圍內則機組發送第二開啟/關閉請求。
其中,根據接收到的所有的初級開啟/關閉請求和所有二級開啟/關閉請求,確定所述多個空調機組的開啟/關閉順序,包括:根據發送所述初級開啟/關閉請求的機組和發送所述二級開啟/關閉請求的機組的上一次壓縮機運行時間和/或地址撥碼,確定所述多個空調機組的開啟/關閉順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563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