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種子處理劑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51103.0 | 申請日: | 201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71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侯燕華;古越;胡細佳;馮永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利爾作物科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51/00 | 分類號: | A01N51/00;A01N43/653;A01N43/90;A01P3/0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師事務所11469 | 代理人: | 劉守憲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子 處理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復配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有效成分以丙硫菌唑、吡蟲啉和阿維菌素或其衍生物為有效成分的種子處理劑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種子處理劑是一類用于種子表面處理的農藥,有效成分主要是殺蟲劑或殺菌劑,具有防治作物苗期病蟲鼠害、提高幼苗成活率等作用。與常規使用的莖葉處理農藥相比,種子處理劑在降低農藥施用量和施用次數,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田間操作工序,省工、節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我國近年來大力倡導和推廣的種子處理技術,主要是將殺蟲劑、殺菌劑、復合肥料、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成份進行復配,形成不同功能的種子處理產品,以達到消除和控制病蟲害、打破休眠、提供營養、調節生長發育、調節種子周圍的水分、氧氣、溫度等小環境和調節種子形狀、大小的目的,實現良種標準化。
目前,我國每年農作物種子的需求量約為700萬噸,其中商品種子量約350萬噸,做包衣處理的占10%左右,可見良種包衣劑的市場需求量巨大,前景十分廣闊。
丙硫菌唑如式(Ⅰ)所示,是2004年拜耳公司開發的新型廣譜三唑硫酮類殺菌劑。與三唑類殺菌劑相比,具有更加廣譜的殺菌活性,最主要的應用作物是谷物、油菜和花生。丙硫菌唑幾乎對麥類所有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效,如白粉病、紋枯病、枯萎病、葉斑病、銹病、菌核病、網斑病、云紋病等,特別是對紋枯病和斑枯病具有特殊的活性。丙硫菌唑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體—羊毛甾醇或2,4-亞甲基二氫羊毛甾醇14位上的脫甲基化作用,即脫甲基化抑制劑(DMIs)。不僅具有很好的內吸活性,優異的保護、治療、根除的活性,而且持效期長。由于單劑長期使用,治療對象已產生很強的抗藥性,導致藥效降低,持效期縮短。
吡蟲啉(Imidacloprid)如式(Ⅱ)所示,又名1-(6-氯-3-吡啶基甲基)-4,5-二氫-N-硝基亞咪唑烷-2-基胺、咪蚜胺、滅蟲精、撲虱蚜、蚜虱凈,分子式為C9H10ClN5O2,屬于硝基亞甲基類內吸殺菌劑,是煙酸乙酰膽堿酯酶受體的作用體,干擾害蟲運動神經系統使化學信號傳遞失靈,無交互抗性問題。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及其抗性品系。吡蟲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殺菌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對人、畜、植物和天敵安全等特點,并有觸殺、胃毒和內吸多重藥效。害蟲接觸藥劑后,中樞神經正常傳導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速效性好,藥后1天即有較高的防效,殘留期長達25天左右。藥效和溫度呈正相關,溫度高,殺菌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
阿維菌素(Abamectin)又稱:螨蟲素、齊螨素、害極滅、殺蟲丁,分子式:C48H72O14(B1a)·C47H70O14(B1b),如式(Ⅲ)所示。阿維菌素對螨類和昆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不能殺卵。作用機制與一般殺蟲劑不同的是干擾神經生理活動,刺激釋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對節肢動物的神經傳導有抑制作用。螨類成蟲、若蟲和昆蟲幼蟲與阿維菌素接觸后即出現麻痹癥狀,不活動、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蟲迅速脫水,所以阿維菌素致死作用較緩慢。阿維菌素對捕食性昆蟲和寄生天敵雖有直接觸殺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殘留少,因此對益蟲的損傷很小。阿維菌素在土內被土壤吸附不會移動,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環境中無累積作用,可以作為綜合防治的一個組成部分。調制容易,將制劑倒入水中稍加攪拌即可使用,對作物亦較安全。
甲維鹽(Emamectin Benzoate)又稱: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是一種微生物源低毒殺蟲、殺螨劑,是在阿維菌素的基礎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藥劑,具有活性高、殺蟲譜廣、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長、使用安全等特點,作用方式以胃毒為主,兼有觸殺作用。其殺蟲機制是阻礙害蟲運動神經。不要在魚塘、蜂場、桑園及其周圍使用,藥液不要污染池塘等水域。對蜜蜂有毒,不可以在果樹開花期使用。
種子和幼苗易遭受地下和地上多種害蟲和病原菌的危害和侵染,是作物生長過程中最脆弱的環節;種子、幼苗被害蟲取食,或受病原菌侵染出現病苗、死苗現象,會降低單位面積作物的有效株數,致使作物大面積減產和品質下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利爾作物科學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利爾作物科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511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