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液兩相流研拋共軌管的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47710.X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419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俊燁;胡敬磊;周立賓;張心明;王淑坤;李學光;許穎;徐成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C1/08 | 分類號: | B24C1/08;B24C3/32;B24C7/00;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兩相 流研拋共軌管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液兩相流研拋共軌管的加工裝置。
技術背景
共軌管是發動機供油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件,它具有高硬度,底表面粗糙度,在油口交叉部分有倒圓角,管道內部無毛刺且表面光滑,共軌管交叉孔處的毛刺一般為0.5~1、毛刺厚度為0.05~0.1。
磨粒流加工技術通過一種載有磨料的粘彈體的軟性磨料介質,在壓力作用下往復流過工件被加工面來實現光整加工,從而達到一定的加工目的;磨粒流加工有幾個優點:表面質量均勻,加工時間短,表面粗糙度得到顯著提高。
磨粒流是由載體、添加劑及磨粒組成,是用來光整加工的工具,以磨粒間的相互碰撞及磨粒與壁面間的碰撞為基礎,利用湍流流場中磨粒對壁面的切削作用,對被加工工件壁面粗糙面進行精密研拋加工,該技術有效彌補了傳統光整加工方法對結構化表面加工的劣勢,同時也能夠對其他復雜工件表面加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研拋效果好且研拋效率高的一種加工裝置及其應用方法,利用傳統的加工方法來實現對共軌管交叉處的去毛刺及倒圓角是及其困難的,磨粒流加工技術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本發明提供了固液兩相流研拋共軌管的加工裝置,包括夾具裝置和磨料攪拌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固液兩相流研拋共軌管的加工裝置,所述夾具裝置包括底座和蓋板。
所述底座設置有工件沉槽,所述底座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第七流道孔和第六流道孔,所述第七流道孔和第六流道孔分別與第七手動雙向閥和第六手動雙向閥連接,所述第七流道孔和第六流道孔上分別安裝有第七壓力傳感器和第六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七壓力傳感器和第六壓力傳感器分別與壓力顯示器連接。
所述底座左側上端設置有清洗流道孔,所述清洗流道孔通過流道管道與清洗裝置連接,所述清洗裝置包括清洗槽、清洗溶液、第一潛水泵和第一單向閥。
按照共軌管的形狀尺寸,所述蓋板和底座前端設置有五個對應共軌管的待加工工件的加工流道孔,分別為第一流道孔、第二流道孔、第三流道孔、第四流道孔和第五流道孔,所述第一流道孔、第二流道孔、第三流道孔、第四流道孔和第五流道孔分別與第一手動雙向閥、第二手動雙向閥、第三手動雙向閥、第四手動雙向閥和第五手動雙向閥連接,所述第一流道孔、第二流道孔、第三流道孔、第四流道孔和第五流道孔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第四壓力傳感器和第五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第四壓力傳感器和第五壓力傳感器分別與壓力顯示器連接。
所述固定工件設置有固定架,與工件配合安裝,防止工件移動,影響加工精度。
所述第一流道孔、第二流道孔、第三流道孔、第四流道孔、第五流道孔、第六流道孔和第七流道孔與工件安裝配合流道處設置有密封墊,防止磨料外漏,污染夾具,影響加工精度。
所述蓋板與底座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磨料攪拌裝置包括箱體和箱體蓋。
所述箱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七磨料進孔和第六磨料進孔,所述第七磨料進孔和第六磨料進孔分別與第十四手動雙向閥和第十三手動雙向閥連接,通過流體管道與夾具裝置第七流道孔和第六流道孔連接。
所述箱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磨料出孔、第二磨料出孔,所述第一磨料出孔和第二磨料出孔分別與第二單向閥和第三單向閥連接,所述第一磨料出孔和第二磨料出孔一端與箱體內第二潛水泵連接,所述第一磨料出孔和第二磨料出孔另一端通過流體管道分別與夾具裝置的第七流道孔和第六流道孔連接。
所述箱體前端設置有第一磨料進孔、第二磨料進孔、第三磨料進孔、第四磨料進孔、第五磨料進孔和第三磨料出孔,所述第一磨料進孔、第二磨料進孔、第三磨料進孔、第四磨料進孔和第五磨料進孔分別與第八手動雙向閥、第九手動雙向閥、第十手動雙向閥、第十一手動雙向閥和第十二手動雙向閥連接,所述第一磨料進孔、第二磨料進孔、第三磨料進孔、第四磨料進孔和第五磨料進孔通過流體管道分別與夾具裝置第一流道孔、第二流道孔、第三流道孔、第四流道孔和第五流道孔連接。
所述第三磨料出孔與第四單向閥連接,所述第三磨料出孔一端與箱體內第三潛水泵連接,所述第三磨料出孔另一端通過流體管道分別與夾具裝置的第一流道孔、第二流道孔、第三流道孔、第四流道孔和第五流道孔連接。
所述箱體蓋上端設置有兩個溶液入口包括低粘度磨料入口和增稠劑入口。
所述箱體蓋下端設置有攪拌器,所述磨料攪拌裝置的箱體蓋上設置有電機,通過電機傳動均勻攪拌磨料,所述電機通過齒輪箱與所述的攪拌輪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理工大學,未經長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477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扁平型太陽能接線盒
- 下一篇:兩檔變速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