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下肢多部位肌力訓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36309.6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784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隨樸;朱伯健;張喜云;王文勝;王隨英;李冬華;陳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隨樸 |
| 主分類號: | A63B23/04 | 分類號: | A63B23/04;A63B23/08;A63B2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6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肢 部位 訓練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體輔助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下肢多部位肌力訓練器。
背景技術
醫學理論和實踐已經證明,腦血管梗塞和腦出血患者后遺癥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肢體損傷患者需要進行肢體訓練,以便恢復肢體功能,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和關節僵硬。為克服專業醫護人員的不足以及提高康復訓練效果,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康復訓練器械,一般是主動康復訓練器械附著受訓練者肢體上,通過運動期望軌跡帶動肢體運動,以達到康復訓練作用。
目前,臨床康復訓練中,屈髖屈膝和伸膝直腿肌力訓練多依賴于PT康復治療師一對一治療或借助股四頭肌訓練器進行訓練。其中PT康復治療過程中康復治療師只能對單個患者進行治療,醫療人力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發揮;股四頭肌訓練器的缺點是訓練模式單一,且訓練中患肢處于懸空狀態,缺少相應關節的壓力覺刺激。
專利號為201210173493.X的專利名稱為“下肢內收外展訓練機”的發明專利闡述了,通過繩索牽引實現下肢內收外展運動控制,使用起來需要患者處于站立狀態,對患者恢復要求比較高,不適合大病初愈的病人,而且對膝關節處的訓練效果不佳;專利號為201120144824.8的專利名稱為“側臥位下肢外展裝置”的發明專利闡述了,通過一套支撐板和框架體實現固定下肢,防止側臥時下肢的內收、內旋,必須采用側臥位形式進行訓練,雖然解決了患肢固定問題,但是實際使用時的達到的訓練效果和患者體驗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現有難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下肢多部位肌力訓練器。
一種下肢多部位肌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豎直支架和平臺支架,所述豎直支架與底座連接,所述豎直支架上還連接有平臺支架,所述底座上設有液壓頂,所述豎直支架上設有重力鐵餅和第一定滑輪,所述平臺支架上設有第二定滑輪、第三定滑輪和兩兩對稱設置的固定塊,所述第二定滑輪通過第一連接桿架接在平臺支架上,所述第三定滑輪通過第三連接桿架接在平臺支架上,且位于同一側的兩固定塊之間通過滑桿連接,所述滑桿上對稱設有通過第二連接桿連接滑塊,所述第二連接桿上設有足托,所述重力鐵餅通過牽拉繩依次繞過第一定滑輪和第二定滑輪,所述足托可旋轉連接在第二連接桿上,所述足托根部前端設有足托前固定鉤,足托根部末端設有足托后固定鉤,足托首部前端設有足托上固定鉤,所述牽拉繩可鉤掛于足托前固定鉤、足托后固定鉤、足托上固定鉤中的任意一個,并且能夠更換牽拉繩鉤掛的位置以實現三種不同的訓練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豎直支架底部與底座相連接處為可伸縮套柱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豎直支架上設有水平的橫向桿,所述重力鐵餅放置在橫向桿上,所述橫向桿下邊緣與液壓頂頂端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桿位于第一連接桿與第三連接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桿和第三連接桿均位于固定塊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下設有若干對稱布置的萬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滑輪和第二定滑輪之前的牽拉繩上設有收線器。
有益效果:
本發明設計巧妙,整個機構搭配合理,通過簡單的更換牽拉繩鉤掛的位置達到三種不同的訓練效果,通過一個器械可以實現下肢屈伸雙向肌力訓練和踝背屈訓練,調節轉換過程簡便易操作;還可以通過調節液壓頂來調節平臺支架的高度以適應不同高度的治療床位;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訓練阻力的大?。蛔阃械募尤牒驮O計可以在使用過程中從足底對患肢施加一定的對抗性壓力,以達到刺激患肢關節壓力覺,可達到更深層次的治療效果;患者使用的仰臥位,訓練全過程更加舒適安全,大大減輕了患者的心理恐懼,提升了訓練效果。
本發明可進行屈髖屈膝及伸膝直腿相關的肌力訓練,一個康復治療師同時對多個患者進行指導性治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最大化,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俯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底座,2為液壓頂,3為豎直支架,301為橫向桿,4為重力鐵餅,5為第一定滑輪,6為第二定滑輪,7為第三定滑輪,8為固定塊,9為平臺支架,10為滑塊,11為足托,12為足托前固定鉤,13為足托后固定鉤,14為滑桿,15為第一連接桿,16為第二連接桿,17為第三連接桿,18為萬向輪,19為牽拉繩,20為收線器,21為足托上固定鉤。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隨樸,未經隨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363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心理行為訓練用模擬電網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康復用跑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