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在礦產開采中的充填采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31894.0 | 申請日: | 2016-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0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榮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榮偉 |
| 主分類號: | E21C41/22 | 分類號: | E21C41/22;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礦產 開采 中的 充填 采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在礦產開采中的充填采礦方法。
背景技術
礦產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巖石風化的、或巖石沉積的)可供人類利用的天然礦物或巖石資源。礦業是人類從事生產勞動古老的領域之一。礦業的發展與擴大礦產資源的開發 利用,對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產生了巨大的、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中華民族的祖先和世界上許多民族一樣,從他們誕生之日起,就開始從事礦產開發利用活動。歷史學家將人類歷史劃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都是以當時人們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產種類為特征。正是我們的祖先在適應自然、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在發現礦產、認識礦產與開發利用礦產的過程中,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為今天大規模的礦業開發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研究我國礦業現狀時,首先概略地分析研究我國礦業開發歷史是有益的。 我們偉大祖國的遼闊疆域是世界人類誕生、繁衍與發展的重要地區 。從距今200萬年起中華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勞動與繁衍在這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從遠古時起至1840年鴉片戰爭時止,是我國古代地質事業和礦業的萌芽、成長時期。在這個時期,古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著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為我國古代文明、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為近代和現代礦業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目前,世界上有工業價值的礦產約150余種,其中80余種應用極廣。發達國家是世界礦產資源的主要消費者。俄羅斯、中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鐵礦儲存量約占世界的%90。美國、日本、西歐鋼鐵工業較發達,日本鐵礦石完全依賴進口,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是鐵礦石出口大國,我國鋼產量居世界前列。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種類多,儲量大,鎢、銻、稀土、釩和鈦、鉬等探明量居世界首位,其它礦產儲量亦居前列;鐵礦儲量雖豐富,但貧礦比重大;伴生礦比重大,增加了分選、冶煉的難度;分布不均,北方多煤、石油,南方多有色金屬。在礦產開采中,現有的采礦方法過程繁瑣,而且采礦的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現礦洞的塌陷,給人們造成安全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采礦方法過程繁瑣,而且采礦的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現礦洞的塌陷,給人們造成安全事故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在礦產開采中的充填采礦方法,該方法能夠提高礦石回采率,減少礦石貧化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有效控制地壓和地表沉陷、優化礦區周圍環境的目的,解決了現有采礦方法過程繁瑣,而且采礦的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現礦洞的塌陷,給人們造成安全事故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基于在礦產開采中的充填采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礦塊布置:礦塊垂直礦體走向布置,礦房寬度為40m,礦柱寬度為40m,礦塊長度為礦體厚度,階段高度50m,分3個分段,分段高為17m、17m、16m,采用兩步驟回采,先采礦房后采礦柱,采場底部結構為塹溝出礦結構;
(2)采準切割工程:采切工程主要有人行天井、聯絡穿脈、鑿巖拉底巷道、分段鑿巖巷道、分段鑿巖聯絡巷、裝礦沿脈、裝礦進路、鑿巖拉底巷道、切割天井等,裝礦沿脈布置在下盤脈外,自礦柱下盤裝礦沿脈往上掘人行天井與上中段回風巷道聯通,在人行天井內各分段標高分別掘分段鑿巖聯絡道和分段鑿巖巷道,同時在裝礦水平從裝礦沿脈向礦體掘裝礦進路,采場底部出礦結構為塹溝結構,在鑿巖拉底巷道及各分段鑿巖聯絡道內布置切割天井,而后以切割天井為自由面拉開各分段切割槽,以此形成自由面;
(3)回采和出礦:回采分兩步進行,一步驟回采礦房,二步驟回采礦柱,為避免爆破對相鄰采場穩定性的影響,采用隔3采1的方式,用YGZ-90中深孔鑿巖機在分段鑿巖巷道和拉底巷道內鑿上向扇形炮孔,排距為1.5m,孔底距為1.2m~2m,鉆孔直徑?70mm,采用非電導爆系統起爆,每次爆2~3排孔,可以多分段同時側向崩礦,爆破后形成階梯狀工作面,爆下的礦石用6m3柴油鏟運機在采場底部集中鏟裝,而后運至礦石溜井,然后在破碎硐室破碎后經皮帶運輸機運至原礦倉裝入箕斗;
(4)充填:在礦房礦石全部出完后,用充填料一次膠結充填,待兩邊礦房采完并用充填料漿膠結充填并養護好充填體后,礦柱用礦房回采的方式回采,之后用充填料充填,礦房充填選取戈壁集料膠結充填,礦柱充填選取戈壁集料加尾砂水力充填,僅在底柱10m和頂柱5m用戈壁集料漿膠結充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榮偉,未經劉榮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318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