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立式無密封自吸泵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30650.0 | 申請日: | 2016-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11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曉偉 |
| 主分類號: | F04D9/02 | 分類號: | F04D9/02;F04D2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79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立式 密封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立式無密封自吸泵,尤其應用于石化等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自吸泵是指起動前只需向系體內加入一定量的水,無需將進水管充滿水,起動后經一定時間可將進水管中氣體排光,進入正常工作的一類水泵。其作為一種特殊的離心泵,已經廣泛應用于排濟、灌溉、石油化工、冶金、電力、造紙、污水處理等重要工農業領域。相比較于液下泵和長軸潛水泵,自吸泵具有運行穩定、安全性能好、造價低、使用壽命長、易于維護、振動噪音低等明顯優勢,特別用于頻繁啟動、含雜質液體的可靠運輸以及移動困難等工況。自吸系按作用原理分可分為氣液混合式(包括內混式及外混式)、水環輪式以及射流式(包括液體射流及氣體射流)三種。考慮到制造成本、自吸性能、使用壽命以及水力效率,工程上采用氣液混合式自吸泵較為廣泛,其中外混式絕大多數在運行時不堵回流孔,造成泵效率和揚程偏低、能耗高;內混式回流管通常采用帶彈簧的橡膠活塞結構,一般在自吸系完成自吸過程后靠手來梓緊螺栓,以堵住回流孔提高自吸泵的效率,但不利于實現自動控制。自吸系按結構形式分可分為臥式自吸泵、立式自吸泵、副葉輪密封自吸泵和多級自吸系。
自吸泵在我國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自上世紀年代初沈陽水泵所研制成國內第一臺農用自吸泵,半個世紀以來,自吸泵的品種系列和水力性能得到了較大的豐富和提升。在自吸泵產品發展初期,臥式自吸泵大量應用于排灌、石化、食品、環保處理等工程領域;臥式自吸泵由于結構的限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很難得到廣泛的應用,而近幾年研究開發的立式自吸泵因其結構合理簡單、美觀可靠、使用維護方便等優點而越來越受到同行業的重視。一些學者和研究人員開發設計了一些新型自吸泵,例如導葉式自吸系,便拆立式自吸泵等。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立式自吸泵密封性能較差,且工作時可靠性較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新型立式無密封自吸泵,該型新型立式無密封自吸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提升了支撐性能;保證密封壓頭,確保副葉輪的封壓性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立式無密封自吸泵采用了高效率的水力結構,并且在合理選擇鍋殼與泵體出口段的安裝高度,保證其自吸性能的同時,減少了介質從鍋殼到出口管的水力損失;采用茶壺嘴型出口管,保證自吸性能;副葉輪采用一級或者多級安裝,保證了密封性能,同時降低了能耗;整個系體通過泵軸自上而下安裝,保證了整臺泵的通配互換性,既便于加工,有方便拆裝。
泵體采用圓筒安裝,提高了泵的支撐穩定性;泵體出口管在水平延伸段增加法蘭連接,增加自吸泵系列的通配互換;新式泵體主要包括葉輪、鍋殼、氣液分離室、逬水管、出水管以及密封副葉輪等主要部件;自吸泵內部的結構,它的結構包括電機、系軸、錄體以及進出口管:電機在最高處,通過泵軸與葉輪轉子相連:泵體包括葉輪、鍋殼以及副葉輪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泵是:該新型安全閥副葉輪增加了自平衡能力,立式自吸泵基于這種密封原理實現了旋轉軸的可靠密封,可滿足高溫、含雜質的液體輸送需求;泵體采用圓筒安裝,提高了泵的支撐穩定性;保證密封壓頭,確保副葉輪的封壓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副葉輪流道模型圖。
圖2是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中,1.流道,2.副葉輪。
圖2中,3.排水管,4.蝸殼,5.汽液分壓室。
具體實施方式
優選的,當泵工作時,來自葉輪出口處的高壓液體經密封腔進入副外輪流道內,同時由于副葉輪的旋轉作用使流道內的液體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厚度的液體環,在泵運行時,液體環產生的離心壓力將與副葉輪周圍介質壓力相平衡,保證了液體環的厚度變化是在副葉輪流道內進行的,平衡狀態不會被破壞,介質就不會側漏,為副葉輪增加了自平衡能力,立式自吸泵基于這種密封原理實現了旋轉軸的可靠密封,可滿足高溫、含雜質的液體輸送需求。
優選的,采用10個葉片結構,將副葉輪制造為兩級副葉輪串聯的密封結構。
優選的,更改了原單級密封副葉輪結構,采用雙級密封副葉輪串聯結構去優化密封性能,降低副葉輪的運行功耗。
優選的,壓水室全新制造成鍋型斷面鍋殼;為了保證自吸泵的自吸性能、自吸泵利用茶壺嘴出水管結構用以自吸泵氣液分離室內部停機保水,取代了原自吸泵利用攝殼出口與泵體出水管高度差的結構,這樣大大減小了流體從鍋殼出口進入到氣液分離室的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曉偉,未經馬曉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306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