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車聯網智能終端的無線醫療救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27192.5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6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田雨農;吳立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樓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F19/00;G06Q50/22 |
| 代理公司: | 大連智高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大連***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智能 終端 無線 醫療 救護 系統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聯網智能終端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基于車聯網智能終端的無線醫療救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救護系統中,一般是在救護車中設置有各種醫療設備,在病人通過救護車運送醫院的過程中,救護醫療人員對病人進行前期的救治。
但是現有的救護車存在如下不足:1、如果病人曾經在醫院就診過,也就是說他是第二次或者多次就診,在醫院系統會有以往的病例,但是在急救過程中急救人員只能根據現場狀況進行初步救治,而不能根據以往病例進行更有效的救治方式;2、現在醫院緊急專業急救人員比較缺乏,當出現緊急就診高峰期時,很難保證每個緊急救護車上都配有專業人員;3、病人被送抵醫院后,醫院在安排醫生進行就診,這樣又增加了救治時間;4、在救護車中的醫療設備產生的數據,需要人工從醫療設備中讀取處理,這也不利于及時診斷病情;5、在救護車行駛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交通的不確定性,譬如交通堵塞,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占用應急車道等,影響了救治的時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基于車聯網智能終端的無線醫療救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能夠實現實時對病患者進行救助,以最少的人力,最少的時間救助更多的病人。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基于車聯網智能終端的無線醫療救護系統,包括:
醫療設備,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輸入患者信息,并傳輸給車聯網智能終端;
車聯網智能終端,將接受到的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輸入的患者信息上傳至云平臺;
云平臺,根據患者信息搜云端服務器數據庫,并找出患者相關的歷史病例;
醫院監測平臺,實時地觀測檢測到的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患者的歷史病例;
交通系統,查看實時路況,并選擇交通順暢的路線到達醫院;
所述云平臺分別與車聯網智能終端、醫院監測平臺和交通系統信號相連,所述醫院監測平臺還與醫療設備、車聯網智能終端信號相連。
具體的,所述醫療設備,包括:
檢測設備,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輸入患者信息;
無線通訊模塊,將檢測到的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輸入患者信息傳輸給車聯網智能終端;
視頻傳感器,醫療專家根據患者歷史病例和自身經驗,通過該傳感器進行快速病例診斷和急救指導。
具體的,車聯網智能終端,包括:
語音通訊模塊,與醫院監測平臺建立連接,醫療專家進行語音指導;
LET通信模塊,與云平臺建立連接;
GPS模塊,實時定位救護車的位置。
更具體的,車聯網智能終端安裝在救護車內。
更具體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名字及身份證號信息。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車聯網智能終端的無線醫療救護系統使用方法,具體包括:
第一步:救護人員先將醫療設備連接上車聯網智能終端的WiFi,醫療設備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輸入的患者信息;
第二步:將醫療設備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和輸入的患者信息通過車聯網智能終端傳輸到云平臺,云平臺根據患者信息搜索云端服務器數據庫,并找出該患者相關的歷史病例;
第三步:醫院監測平臺與車聯網智能終端建立通話連接,醫療專家進行快速病例診斷和急救指導;
第四步,云平臺實時監測救護車的位置,同時通過交通系統監測路面交通,根據路況,實時安排人員及時疏散交通,并選擇交通順暢的路線。
進一步的,第三步驟中,醫院監測平臺與車聯網智能終端建立通話連接后,與緊急醫療人員進行實時通話,同時醫院檢測平臺與醫療設備的視頻傳感器建立視頻連接,通過高清視頻語音傳輸,醫療專家進行快速病例診斷和急救指導。
進一步的,云平臺上還設有時間計算模塊,根據車輛當前位置和行駛路線計算到達醫院所需要的時間。
本發明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法,能夠取得如下的技術效果:能夠釋放緊急醫療救護人員短缺的壓力,建立無線傳輸遠程醫療救助的機制,大大提高救護水平,降低因輸送不及時和救護不當而造成的死亡率和致殘率,還能使病人第一時間就診,提高就診效率。對提高廣大人民醫療條件,社會生命健康保障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附圖說明
本發明共有附圖1幅:
圖1為基于車聯網智能終端的無線醫療救護系統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樓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樓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271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