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氟橡膠混煉膠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26790.0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78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邢華艷;張建新;汪仲權;蔡醇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16 | 分類號: | C08L27/16;C08K13/06;C08K9/06;C08K3/04;C08K3/34;C08K3/22;C08K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64320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氟橡膠 混煉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氟橡膠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計,由包括如下組分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中,所述氟橡膠生膠為三元生膠和二元生膠的混合物,所述三元生膠選自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csm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二元生膠選自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csm中的一種或兩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膠生膠中含有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csm或偏氟乙烯-六氟丙烯-csm中的一種或兩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膠生膠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csm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生膠或二元生膠的分子量均為10-20萬,所述橡膠生膠的混合門尼粘度為40-100MU。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生膠和三元生膠的重量比為1:(1~9.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生膠和三元生膠的重量比為1:(1.5~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填料選自半補強炭黑、熱裂法炭黑、噴霧炭黑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填料為半補強炭黑。
9.根據權利要求1、2、3、7或8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土填料是通過有機硅烷偶聯劑對硅土進行表面處理而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2、3、7或8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助劑包括1.4-2.5重量份的雙酚AF、0.5-0.8重量份的硫化促進劑C及0.4-0.7重量份的硫化促進劑BPP。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10-15重量份的吸酸劑和1-3重量份的脫模劑。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混煉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酸劑選自輕質氧化鎂、中性氧化鎂、高活性氧化鎂、氧化鈣、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者多種;和/或,所述脫模劑選自有機硅改性硅烷類、氟蠟類中的一種或多種。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膠,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組分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中,所述改性硅土填料通過有機硅烷偶聯劑對硅土進行表面處理而成;
所述吸酸劑選自輕質氧化鎂、中性氧化鎂、高活性氧化鎂、氧化鈣、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所述脫模劑選自有機硅改性硅烷、氟蠟中的一種或多種。
14.制備權利要求1-13任一項所述氟橡膠混煉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按配比將所述炭黑填料、改性硅土填料、硫化助劑、吸酸劑、脫模劑混合均勻,備用;
(2)對所述氟橡膠生膠進行密練,備用;
(3)向密練后的生膠中加入步驟(1)所得混合物后,進行煉制;
(4)在開煉機中以三角包形式對步驟(3)所得物料返煉薄通,即得。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密練溫度不超過80℃,密練機轉速為30-40轉/min,密練時間為1~2min/10kg;和/或,步驟(3)中,煉制溫度為90-110℃,密練機轉速33-36轉/min,煉制時間為3-4min/10kg;和/或,步驟(4)中,返煉薄通的溫度不超過60℃,返煉次數為5-9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267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