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化工濃鹽水的處理系統和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25082.5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778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韓雪冬;王奉軍;江成廣;周志遠;武彥芳;俞經福;蔣詹晨;王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0 | 分類號: | C02F9/10;C01D3/06;C01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017317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化工 鹽水 處理 系統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化工濃鹽水的處理系統,包括臭氧催化氧化系統、超濾膜系統、納濾膜系統、MVR蒸發器、雙效強制循環結晶系統和焚燒裝置;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統的出液口與所述超濾膜系統相連通;所述超濾膜系統的濾液出口與所述納濾膜系統相連通;所述納濾膜系統的濾液出口與所述MVR蒸發器相連通;所述MVR蒸發器的濃水出口與所述雙效強制循環結晶系統相連通;所述雙效強制循環結晶系統的母液出口分別與所述焚燒裝置和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統相連通。本發明采用臭氧催化氧化、超濾、納濾、蒸發結晶等分離提純系統,實現煤化工濃鹽水的分離提純,生產出了工業品質的氯化鈉和硫酸鈉,實現了濃鹽水的資源化利用,消除了環保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化工濃鹽水的處理系統和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能源工業的迅速發展,煤化工廢水已經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煤化工行業既是用水大戶也是排污大戶,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在1t/t以上,年產20萬噸的甲醇裝置每小時排放廢水達上百噸;而且廢水中含有難降解的焦油、酚等物質,成分復雜。采用一般的生化工藝很難處理,煤化工行業的廢水污染控制的難度大。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們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對煤化工廢水處理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嚴格。
煤化工企業廢水按照含鹽量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機廢水,主要來源于煤氣化工藝廢水等,其特點是含鹽量低、污染物以COD為主。二類是含鹽廢水,主要來源于循環水系統排污水、除鹽水系統排水、回用系統反滲透排放的濃鹽水等,及有機廢水處理過程添加的藥劑等,也包括生化處理后的有機廢水,其特點是含鹽量高,主要成分包括氨、硫酸鹽、及硫氰化物等。據調查,神華集團某煤制天然氣項目補充新鮮水(以黃河為水源)帶入的鹽量超過整個系統鹽量的57%,其次是生產過程和水系統添加化學藥劑產生的鹽量,分別為29%和13.6%。新鮮水來源和生產工藝確定后,主要通過合理選擇循環冷卻系統的循環倍數和水處理藥劑的品種來降低廢水含鹽量,然而煤化工含鹽廢水的總含鹽量(TDS)通常在500~5000mg/L,甚至更高。
然而煤化工廢水的復雜性、高污染性和難降解性導致了采用常規處理手段很難對其進行有效降解,目前已經投產的國內煤化工廢水處理項目能夠穩定達標排放的實例很少,絕大多數處于不穩定運行或故障狀態,煤化工廢水處理問題已成為制約煤化工產業發展的瓶頸。現有的煤化工企業產生大量廢水,目前的處理方法一般是對有機廢水進行綜合處理,實現達標排放;對達到排放標準的含鹽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廢水中70%以上的水分被凈化后回用,得到剩余的少量濃鹽水。
但是尤其難以處理的就是上述含鹽廢水經過深度處理后得到的濃鹽水,濃鹽水除含有水外,主要成分為氯化鈉、硫酸鈉,及少量的硝酸鈉、COD等,具有極高的總含鹽量(TDS),通常在50000~80000mg/L,目前行業內主要的處理措施是將濃鹽水送蒸發塘自然蒸發,或是對濃鹽水進行蒸發結晶處理,形成混鹽。然而蒸發塘的建設占地大,投資高,其利用受氣候條件限制很大;混鹽無合適的后續利用途徑,如果按危廢處理,費用很高。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環境標準的日趨嚴格,執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要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解決煤化工濃鹽水的資源化利用問題。
因此,如何得到一種處理效果好和工藝穩定性強的煤化工濃鹽水處理工藝,實現濃鹽水的資源化利用,已成為行業內的各前沿企業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煤化工濃鹽水的處理系統和處理工藝,使用本發明提供處理系統和處理工藝,能夠實現濃鹽水的資源化利用,消除環保風險,而且還具有處理效果好和工藝穩定性強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化工濃鹽水的處理系統,包括臭氧催化氧化系統、超濾膜系統、納濾膜系統、MVR蒸發器、雙效強制循環結晶系統和焚燒裝置;
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統的出液口與所述超濾膜系統相連通;
所述超濾膜系統的濾液出口與所述納濾膜系統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250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