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乳化液收集槽防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17147.1 | 申請日: | 2016-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408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剛;傅海;劉禹;郭迪;王清;陳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45/02 | 分類號: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乳化 收集 防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乳化液收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乳化液收集槽防漏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平整機及冷軋機組等冶金設備中使用乳化液,乳化液具有冷卻、潤滑、清洗、防銹等作用,在設備下方安裝乳化液收集槽。收集槽分片焊接在基礎預埋板上,然后在基礎與收集槽之間灌漿。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機械振動等原因,基礎灌漿層和收集槽之間出現縫隙,導致噴濺的乳化液大量從縫隙中溢出,不僅造成大量乳化液浪費,而且污染環境,還會危害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常用的處理方法是縫隙處注漿,但一段時間后縫隙又會出現,治標不治本。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乳化液收集槽防漏裝置,能將從收集槽噴濺出來,流入基礎灌漿層與收集槽縫隙的乳化液截住,并使其流回收集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乳化液收集槽防漏裝置,由防漏板、集液導流板、預埋滑移套構成,上述部件均采用金屬板制作。所述集液導流板為等腰梯形板,頂角為177°,所述防漏板與集液導流板焊接,夾角為87°,所述防漏板在集液導流板頂邊處開設排液細長孔;所述預埋滑移套隨預埋鋼板同時預埋在基礎中,集液導流板安裝在預埋滑移套內,并能在預埋滑移套中微量滑移;收集槽分片焊接在基礎預埋板及防漏板上,并且在防漏板的排液細長孔位置開孔,與防漏板的排液細長孔形成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將從收集槽噴濺出來,流入基礎灌漿層與收集槽縫隙的乳化液截住,并使其流回收集槽,降低了乳化液的消耗,減輕對環境的污染,節能環保。
2)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經濟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安裝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側視圖。
圖中:1-防漏板 2-集液導流板 3-排液細長孔 4-預埋滑移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4所示,一種乳化液收集槽防漏裝置,由防漏板1、集液導流板2、預埋滑移套4構成,上述部件均采用鋼板制作。所述集液導流板2為等腰梯形板,頂角為177°,所述防漏板1與集液導流板2焊接,夾角為87°,所述防漏板1在集液導流板2頂邊處開設排液細長孔。
如圖1所示,一種乳化液收集槽防漏裝置,安裝過程為:先將預埋滑移套4與預埋鋼板同時預埋于基礎中;將集液導流板2安裝在預埋滑移套4內,并且保證防漏板1與預埋鋼板與收集槽片的焊接面為同一平面;將收集槽分片焊接在基礎預埋板及防漏板1上,收集槽分片在防漏板1的排液細長孔3位置開孔,與防漏板1的排液細長孔3形成通孔;最后在基礎與收集槽之間灌漿。
冶金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機械振動等原因,在基礎灌漿層與收集槽之間出現縫隙,流入縫隙中的乳化液被集液導流板2截住,匯集到集液導流板2的最低端,從排液細長孔3流入收集槽。本裝置避免乳化液流入基礎灌漿層與收集槽之間縫隙,有效的回收了乳化液,降低了乳化液的消耗,減輕對環境的污染,節能環保。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經濟實用。
以上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上述實施例中所用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鞍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171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式加熱冷卻封口機構的外模隔熱板
- 下一篇:一種基于云計算的數據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