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物聯網智能家居溫度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01110.X | 申請日: | 2016-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666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錢麗娟;錢程;王家旺;趙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若涵信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G05B15/02;G05B19/41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網 智能家居 溫度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家居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物聯網智能家居溫度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現有家電產品與網絡連接后會有信息泄漏的危險,正如現在通過電腦和手機入侵而進行的網絡犯罪層出不窮,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損失甚至危害。并且現有的物聯網家電僅通過手機進行遠程監控,通過軟件登錄時的用戶名和密碼設置,進行簡單的信息保護。而類似密碼的使用十分廣泛,被竊取的情況同樣十分廣泛,信息泄漏后,家電會被入侵控制,原有設置或程序存在被篡改的危險,使用時造成不便甚至危險,也就是說現有的物聯網家電并不安全,它只利用了互聯網的資源,而對使用的風險未進行有效的防范。
另一方面,智能用電器為了能及時接受物聯網傳來的控制信號,需要處于長期待機狀態,隨時搜尋控制信號。這樣大大浪費了能源,用電量大,提高了用戶的生活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物聯網智能家居溫度控制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物聯網通訊存在的不安全、用電量大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物聯網智能家居溫度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連接有存儲器、電源模塊和遠程通信模塊,所述控制器還連接有喚醒信號發送模塊和局域通信模塊;所述局域通信模塊與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溫度調節裝置和濕度調節裝置通信連接;所述溫度調節裝置和濕度調節裝置分別設置有喚醒信號接收模塊;
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遠程通信模塊與物聯網服務器通信,所述物聯網服務器與用戶遠程終端通信連接;
所述溫度傳感器的監測信號和所述濕度傳感器的監測信號經局域通信模塊、控制器、遠程通信模塊、物聯網服務器發送至用戶遠程終端;
所述用戶遠程終端發送的控制信號經物聯網服務器、遠程通信模塊發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將所述控制信號匹配成相應的與所述溫度調節裝置或所述濕度調節裝置進行通信的請求信號,并發送給所述喚醒信號發送模塊;
所述喚醒信號發送模塊接收來自控制器的請求信號后,向相應的溫度調節裝置或濕度調節裝置中的喚醒信號接收模塊發送喚醒信號,將相應的處于低功耗狀態的溫度調節裝置或濕度調節裝置喚醒;
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局域通信模塊接收喚醒后的溫度調節裝置或濕度調節裝置發送的唯一ID信號,并將該唯一ID信號與所述請求信號進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則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局域通信模塊與該溫度調節裝置或濕度調節裝置形成通信信道;如果匹配不成功,則所述控制器再次向所述喚醒信號發送模塊發送與相應的溫度調節裝置或濕度調節裝置進行通信的請求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局域通信模塊包括非接觸式射頻識別模塊或近場通信模塊;所述局域通信模塊通過所述非接觸式射頻識別模塊或近場通信模塊接收溫度調節裝置或濕度調節裝置發送的唯一ID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遠程通信模塊之間連接有加密模塊和解密模塊;
所述控制器發送的信息經過所述加密模塊加密后,發送至所述遠程通信模塊;
所述遠程通信模塊發回的信息經過所述解密模塊解密后,發送至所述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遠程通信模塊與所述物聯網服務器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通信。
進一步地,所述溫度調節裝置為空調。
進一步地,所述濕度調節裝置為加濕器和除濕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成本低廉;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家用電器,回家前提前調節室內溫濕度,方便了生活;同時將信息進行加密后再通過互聯網傳送,避免信息泄露,提高安全性;用電器平時可處于低功耗狀態,當有外部發送來的控制信號時,才將相應的用電器喚醒,避免用電器長期待機,浪費電能,環保節能,降低用戶生活成本。通過喚醒信號、唯一ID信號兩次的匹配判斷,避免誤匹配情況出現,避免出現誤控制情況,提高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若涵信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若涵信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011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