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電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85649.0 | 申請日: | 2016-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09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波;劉順荃;王常生;韓景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28/00 | 分類號: | C22C28/00;C22C1/02;C22C1/04;H05K9/00;G12B17/02 |
| 代理公司: | 11200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邱曉鋒<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10087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電磁波 吸收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電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為MnxSb,其中0.8<x<1.4;該電磁波吸收材料采用以下步驟制成:
1)獲得高純度的金屬單質Mn、Sb,其配比為MnxSb,其中0.8<x<1.4;
2)將金屬單質Mn、Sb,通過熔煉制備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
3)將熔煉成的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破碎為亞微米級別的顆粒,得到顆粒狀的電磁波吸收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x=1.1。
3.一種電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為(Mn,T)xSb,其中0.8<x<1.4,Mn與T的原子比例范圍為13>Mn:T>8,T為Zr、Cr、Cu、V、Si、Zn、C、B、Al、Cd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任意組合;該電磁波吸收材料采用以下步驟制成:
1)獲得高純度的金屬單質Mn、Sb和T,其配比為(Mn,T)xSb,其中0.8<x<1.4,Mn與T的原子比例范圍為13>Mn:T>8;
2)將金屬單質Mn、Sb和T,通過熔煉制備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
3)將熔煉成的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破碎為亞微米級別的顆粒,得到顆粒狀的電磁波吸收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x=1.0。
5.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獲得高純度的金屬單質Mn、Sb,其配比為MnxSb,其中0.8<x<1.4;或者獲得高純度的金屬單質Mn、Sb和T,其配比為(Mn,T)xSb,其中0.8<x<1.4,Mn與T的原子比例范圍為13>Mn:T>8;
2)將金屬單質Mn、Sb,或者金屬單質Mn、Sb和T,通過熔煉制備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
3)將熔煉成的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破碎為亞微米級別的顆粒,得到顆粒狀的電磁波吸收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在熔煉時,熔煉電流為100-250A,樣品熔煉2~3次,每次熔煉1~5min;在樣品熔煉時進行適當的電磁攪拌以保證合金鑄錠或薄片的均勻性,并且額外添加5~15%質量分數的Mn來補償Mn的揮發。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得的速凝薄片的長度為1~2cm,厚度為0.2-0.4mm。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對于熔煉成的合金鑄錠或速凝薄片,首先進行粗破碎,得到不大于50微米的粉末,然后研磨至亞微米級別。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3)所得的顆粒狀的電磁波吸收劑與粘接劑、分散劑均勻混合后,制備成滿足應用要求的電磁波吸收復合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8564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