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弧爐外排煙氣的點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76211.6 | 申請日: | 2016-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22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春旺;黃栓保;江書安;饒建;熊劍昆;馬憲斌;劉建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冶金新立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3/10 | 分類號: | F27B3/10;F27D17/00;F23Q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650199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氣體 導氣管 導火管 供給器 點火裝置 進氣口 連通 出口 燃燒火焰 外排煙氣 鄰近 出煙口 電弧爐 點燃 煙氣 點火器 安全可靠性 控制點火器 方向間隔 遠程控制 控制器 火管 噴出 噴入 煙囪 工作量 流出 燃燒 排放 延伸 進口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弧爐外排煙氣的點火裝置,包括:燃料氣體供給器;與燃料氣體供給器連通的第一導氣管;鄰近第一導氣管的出口設置且適于將從第一導氣管噴出的燃料氣體點燃形成燃燒火焰的點火器;導火管,導火管的進口鄰近第一導氣管的出口,導火管的出口鄰近煙囪的出煙口,導火管設有沿其延伸方向間隔開設置的多個進氣口;與燃料氣體供給器連通的第二導氣管,第二導氣管的出口與多個進氣口連通,以向導火管內噴入燃料氣體并引導燃燒火焰燃燒至導火管的出口以點燃從出煙口流出的煙氣;控制點火器和燃料氣體供給器工作的控制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點火裝置使煙氣可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被點燃排放,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安全可靠性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煙氣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電弧爐外排煙氣的點火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相關技術中,冶煉電弧爐內設有煙氣凈化裝置,以對煙氣進行凈化,凈化后的煙氣的主要成份為一氧化碳。當不需要對煙氣進行回收時,可以在煙囪的出煙口處直接對煙氣進行點燃操作,使煙氣得到燃燒。但是在進行點燃操作時,需要操作人員專門爬到煙囪的出煙口處進行實際操作,操作非常不便,高溫煙氣對操作人員會產生一定的傷害,而且還會有高空墜落的危險存在,安全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弧爐外排煙氣的點火裝置,所述點火裝置使煙氣可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被點燃排放,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且安全性提高。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弧爐外排煙氣的點火裝置,包括:燃料氣體供給器;第一導氣管,所述第一導氣管的進口與所述燃料氣體供給器連通;點火器,所述點火器鄰近所述第一導氣管的出口設置且適于將從所述第一導氣管噴出的燃料氣體點燃形成燃燒火焰;導火管,所述導火管的進口鄰近所述第一導氣管的出口以使所述燃燒火焰進入到所述導火管內,所述導火管的出口鄰近所述電弧爐的出煙口,所述導火管設有沿其延伸方向間隔開設置的多個進氣口;第二導氣管,所述第二導氣管的進口與所述燃料氣體供給器連通,所述第二導氣管的出口與多個所述進氣口連通,以向所述導火管內噴入燃料氣體并引導所述燃燒火焰燃燒至所述導火管的出口以點燃從所述出煙口流出的煙氣;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點火器和所述燃料氣體供給器工作。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點火裝置使煙氣在不需要回收的情況下可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被點燃排放,不僅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避免了操作人員在點火過程中出現CO中毒以及高溫燒傷等安全事故,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并且操作簡單成本低、易于維護。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點火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導火管包括豎直管體,所述豎直管體的上端敞開且鄰近所述出煙口,多個所述進氣口包括沿所述豎直管體的軸向間隔開設在所述豎直管體的側壁上的多個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二導氣管包括多個與所述多個第一進氣口一一對應連通的第一管體。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豎直管體的上端設有環繞所述出煙口且與所述豎直管體連通的環形管體,所述環形管體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環形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多個所述進氣口還包括設在所述環形管體上的第二進氣口,所述第二導氣管還包括與所述第二進氣口連通的第二管體。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進氣口和所述第二管體分別包括多個,多個所述第二進氣口沿所述環形管體的周向間隔開。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進氣口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進氣口在所述環形管體的周向上位于所述豎直管體的兩側。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多個所述第一進氣口沿所述豎直管體的軸向等間距布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二管體分別形成為倒L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冶金新立鈦業有限公司,未經云南冶金新立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762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