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LED自動調光的智能光感應和調光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62721.8 | 申請日: | 2016-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6300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加士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3/08 | 分類號: | H05B3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張佩璇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led 自動 調光 智能 感應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光感應和調光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LED自動調光的CMOS智能光感應和調光電路。
背景技術
LED是繼白熾燈、熒光燈和HID燈后的一代新型電光源,LED發光效率高,易于調光控制,調光控制范圍較白熾燈、熒光燈和HID等都要寬,使用靈活方便,重要的是調光可以使照明環境更適于人的照明需求,節能效果明顯。而智能調光利用現有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可以方便地實現調光控制。例如:利用當今人們廣泛使用的Wi-Fi、藍牙和ZigBee技術,可以方便地實現LED無線調光控制,利用藍牙技術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實現對LED燈具的調光控制,而Wi-Fi也是得到廣泛應用的無線通信技術,在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通用設備上都有Wi-Fi通信控制功能,利用Wi-Fi、藍牙和ZigBee可以方便的組網,實現對LED照明的智能調光控制。如果要求調光控制范圍更寬,也可以采用如KNX、CAN和LONWORKS等相關現場總線技術,來實現對LED照明的智能調光控制。
然而現有的利用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智能調光系統需要安裝額外的硬件和軟件去控制LED光源,這需要增加較昂貴的成本。而且這樣的系統需要用戶調節復雜的系統參數,并不利于智能調光的大批量的商業化和工業化。所以更需要一種低成本且便于使用的智能調光電路。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LED自動調光的智能光感應和調光電路,其集成模擬處理電路和光感應電路,能夠根據環境光線自動的調節LED光源的亮度,并能夠配合各種LED驅動電路,實現10%到95%的大范圍調光。
為達上述及其它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LED自動調光的智能光感應和調光電路,包括:
光感應和放大電路,用于將環境光和LED光轉換為檢測電壓;
電壓比較電路,用于將該檢測電壓與一參考電壓進行比較并轉為一與該參考電壓成比例的輸出電壓;
電壓電流轉換電路,用于將該電壓比較電路輸出的輸出電壓轉換為一灌電流;
PWM電路,用于將該電壓電流轉換電路輸出的灌電流轉換為脈沖寬度隨該灌電流變化的脈寬調制信號;
LED驅動電路及光源,用于在該PWM電路的輸出信號控制下產生點亮LED所需的電流并點亮LED。
進一步地,該光感應和放大電路包括光電二極管、第一運算放大器、第二運算放大器、電流電壓轉換器以及分壓網絡,該光電二極管探測到環境光線產生光電流,該光電流通過該電流電壓轉換器和第一運算放大器、第二運算放大器轉換成該檢測電壓,該分壓網絡用于給該第一運算放大器及第二運算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電壓。
進一步地,該光電二極管陽極連接電源,陰極連接電流電壓轉換器,該電流轉換器連接至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經一第二電阻連接至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第三電阻連接在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用作增益調節,第一電阻連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用作增益調節,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輸出該檢測電壓,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第二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該分壓網絡。
進一步地,該電流電壓轉換器包括第一至第四NMOS管(M0A-M3A),該光電二極管陰極連接該第一NMOS管(M0A)的柵極、漏極和該第四NMOS管(M3A)的柵極,該第一NMOS管(M0A)的源極連接該第二NMOS管(M1A)的柵極、漏極和該第三NMOS管(M2A)的柵極,該第四NMOS管(M3A)的源極連接該第三NMOS管(M2A)的漏極,該第二NMOS管(M1A)、第三NMOS管(M2A)源極接地,該第四NMOS管(M3A)的漏極連接至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加士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加士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627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