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覆蓋件棱線整形銳化方法及其整形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657352.3 | 申請日: | 2016-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1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雙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合潤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5/00 | 分類號: | B21D35/00;B21D37/10;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覆蓋件 上模本體 下模本體 整形模 整形 棱線 側沖孔 棱角處 凹角 導套 修邊 錐形限位塊 定位方式 壓力狀況 沖壓 槽配合 側翻邊 側整形 壓邊圈 壓料板 圓角線 延伸 沖切 刀塊 導柱 翻邊 滑移 銳化 撕扯 壓合 配合 改進 保證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覆蓋件棱線整形銳化方法及其整形模,整形方法按照拉延,修邊,整形,翻邊、側翻邊和側沖孔,側修邊、側沖孔和側整形等工序進行,一種覆蓋件棱線整形模,所述整形模包括上模本體和下模本體,所述下模本體周圍設有導套,所述上模本體周圍對應于導套設有導柱,所述上模本體的棱角處均開設凹角槽,所述下模本體的棱角處設有與凹角槽配合的向外表面延伸的延伸棱線。本發(fā)明通過改進刀組、壓料板等部件的結構,改善了沖壓時各部件對覆蓋件的壓力狀況,由一體式刀塊組成的刀組能夠均勻完整的沖切覆蓋件,配合上模本體與下模本體的錐形限位塊定位方式,保證了壓邊圈的壓合精確度,能有效防止覆蓋件被撕扯導致的圓角線滑移。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外覆蓋件沖壓模具工藝、設備及其相關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覆蓋件棱線整形銳化方法及其整形模。
背景技術
當今轎車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每個汽車廠家推出的車型層出不窮。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已經(jīng)不再停留到過去傳統(tǒng)的對外形的要求,更高的汽車制件外觀質量以及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成為人們購買乘用車的主要理由。高端轎車以其流線型的外形,犀利、硬朗的整體感覺,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這些,是與汽車沖壓模具加工數(shù)據(jù)能否實現(xiàn)銳棱技術密切相關的。由于國內汽車模具設計起步較晚,雖然發(fā)展迅速,與國外仍有較大的差距。尤其銳棱技術,在國內只有極少數(shù)的幾家主機廠和模具廠能夠實現(xiàn),大部分需要做銳棱處理的模具仍需要運送到國外進行加工調試,這大大的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與生產周期。
現(xiàn)階段,銳棱的制作主要是在拉延工序上進行處理的。常用的方法是將拉延模上棱線圓角加工成R=0mm,再通過適當增加成型力來達到使棱線銳化的目的。這種銳棱處理方法對拉延過程要求較高,且容易在棱線處產生缺陷,往往很難達到棱線預期的銳化效果。
根據(jù)實驗分析和實際生產中經(jīng)驗總結,現(xiàn)有制作工藝達不到銳化棱線要求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1.棱線區(qū)域減薄越劇烈,造成棱線R角越大。外覆蓋件在成型后,其材料的變薄率一般在5%左右,而外覆蓋件上尖角或凸包區(qū)域它的變薄率是正常值的1-4倍,銳棱棱線兩側3mm內為外覆蓋件尖角區(qū)域,其材料變薄的程度比正常變薄劇烈,導致的結果為在弦寬相等條件下,材料越薄,弦高H越小,棱線R角越大,棱線變得越鈍。2.棱線偏移:棱線在成型過程中偏離原先位置,在外覆蓋件上形成滑移區(qū)域,滑移區(qū)域的減薄程度比正常區(qū)域劇烈,導致滑移區(qū)域材料比正常區(qū)域更薄,使棱線處下塌R角變大。3.實際拉延工序中達不到制作銳棱所需的成型力。拉延中材料是整體被施壓,在同等壓力下由于受壓面積大而作用到棱線區(qū)域的壓強小,不能滿足突出整形棱線的壓強要求,導致外覆蓋件產品不合格。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覆蓋件棱角拉延整形方法。
一種覆蓋件棱線整形銳化方法,按以下工序進行:
(1)拉延:利用拉延模具對覆蓋件進行沖壓拉延,切除坯料,所述拉延模包括拉延凸模、拉延凹模和套在拉延凸模上的壓邊圈;
(2)修邊:將工序(1)處理后的覆蓋件進行側修邊和正修邊;
(3)整形:利用整形模在修邊后的覆蓋件上制出整棱線;
(4)翻邊、側翻邊和側沖孔:對工序(3)處理后的覆蓋件進行斜楔翻邊整形和斜楔沖孔;
(5)側修邊、側沖孔和側整形:對工序(4)處理后的覆蓋件繼續(xù)進行斜楔翻邊、斜楔沖孔,同時進行斜楔修邊沖孔和斜楔整形。
一種覆蓋件棱線整形模,所述整形模包括上模本體和下模本體,所述下模本體周圍設有導套,所述上模本體周圍對應于導套設有導柱,所述上模本體的棱角處均開設凹角槽,所述下模本體的棱角處設有與凹角槽配合的向外表面延伸的延伸棱線,上模本體上固定有刀組,上模本體配合有壓料板,所述刀組的下端穿過壓料板。
所述刀組共有四片刀塊,每塊刀塊均為一體式刀塊,刀塊均為空冷鋼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合潤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合潤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573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