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鍵盤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651396.5 | 申請日: | 2016-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1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祖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3/14 | 分類號: | H01H13/14;H01H13/704;H01H13/84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鄭泰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鍵盤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入裝置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鍵盤裝置。
背景技術
常見的電腦周邊的輸入裝置包括鼠標裝置、鍵盤裝置以及軌跡球裝置等,其中鍵盤裝置可供使用者直接地將文字以及符號輸入至電腦,因此相當受到重視。
首先說明現有鍵盤裝置1的結構以及功能,請參閱圖1~圖3,圖1為現有鍵盤裝置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鍵盤裝置的部分結構于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鍵盤裝置的部分結構于一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為了更清楚地示意,圖2與圖3中僅繪出單一按鍵10’及相關元件結構。現有的鍵盤裝置1包括多個按鍵10、10’、按鍵底板11以及薄膜線路板12,且按鍵10、10’包括鍵帽101、剪刀式連接元件102以及彈性體103,剪刀式連接元件102則連接于鍵帽101以及按鍵底板11之間,并包括第一框架1021以及樞接于第一框架1021的第二框架1022,因此第一框架1021與第二框架1022可彼此相對擺動。此外,彈性體103設置于鍵帽101與按鍵底板11之間,并具有抵頂部1031。
再者,請參閱圖4,其為圖1所示鍵盤裝置的薄膜線路板的立體分解示意圖。薄膜線路板12包括上層薄膜122以及下層薄膜123,上層薄膜122的下表面具有第一電路圖案1221,且第一電路圖案1221上具有分別對應于多個按鍵10、10’的多個上接點1222,而下層薄膜123的上表面具有第二電路圖案1231,且第二電路圖案1231上具有分別對應于多個上接點1222的多個下接點1232;其中,每一上接點1222與其相對應的下接點1232之間具有間隔距離,并與相對應的下接點1232共同形成一薄膜開關121。而為了使每一上接點1222與其相對應的下接點1232之間具有間隔距離,薄膜線路板12還包括中層薄膜124,其設置于上層薄膜122與下層薄膜123之間,且中層薄膜124具有分別對應于多個上接點1222及多個下接點1232的多個接點開孔1241。
其中,當任一按鍵10、10’的鍵帽101被觸壓而相對于按鍵底板11往下移動時,剪刀式連接元件102的第一框架1021與第二框架1022會由開合狀態變更為疊合狀態,且往下移動的鍵帽101會擠壓彈性體103,使彈性體103的抵頂部1031抵頂并觸發相對應的薄膜開關121,而使鍵盤裝置1產生相對應的按鍵信號。而當按鍵10、10’不再被觸壓時,鍵帽101會因應彈性體103的彈性力而相對于按鍵底板11往上移動,此時第一框架1021與第二框架1022會由疊合狀態變更為開合狀態,且鍵帽101會恢復原位。
請再度參閱圖1~圖3,某些長度L1大于寬度W1的按鍵10’還包括第一平衡桿104以及第二平衡桿105,且第一平衡桿104包括第一橫桿部1041以及分別位于第一平衡桿104的兩端的兩個第一勾部1042,而第二平衡桿105包括第二橫桿部1051以及分別位于第二平衡桿105的兩端的兩個第二勾部1052。另外,按鍵底板11則包括向上延伸并穿過薄膜線路板12的第一連接結構111以及第二連接結構112,且第一連接結構111具有第一勾孔1111以及第三勾孔1112,而第二連接結構112具有分別相對應于第一勾孔1111以及第三勾孔1112的第二勾孔1121以及第四勾孔1122。
其中,第一平衡桿104的第一橫桿部1041以及第二平衡桿105的第二橫桿部1051分別樞接于按鍵10’的鍵帽101,且第一平衡桿104的兩個第一勾部1042分別穿過第一連接結構111的第一勾孔1111以及第二連接結構112的第二勾孔1121,而第二平衡桿105的兩個第二勾部1052分別穿過第一連接結構111的第三勾孔1112以及第二連接結構112的第四勾孔1122。
請參閱圖5,其為圖1所示鍵盤裝置的第一平衡桿與第二平衡桿的作動示意圖。當按鍵10’的鍵帽101相對于按鍵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動時,第一平衡桿104會朝方向D11或方向D12反復移動,并朝方向D13或方向D14翻轉,同理,第二平衡桿105亦會朝方向D11或方向D12反復移動,并朝方向D13或方向D14翻轉,如此設計的目的在于,使按鍵10’于相對于按鍵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動時能保持平衡而不致傾斜,同時還能構增加鍵帽101的強度。
然而,第一平衡桿104、第二平衡桿105以及按鍵底板11皆由金屬材質所制成,由圖5所示可知,按鍵10’的鍵帽101相對于按鍵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動而使得第一平衡桿104以及第二平衡桿105進行作動時,第一平衡桿104的兩個第一勾部1042以及第二平衡桿105的兩個第二勾部1052容易接觸且撞擊按鍵底板11并因此產生聲響,但這樣的聲響對使用者而言是不悅耳的噪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513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