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折邊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650137.0 | 申請日: | 2016-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30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鐘仁康;舒會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金康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10 | 分類號: | H02K15/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華信天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94 | 代理人: | 肖興江 |
| 地址: | 21313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折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chǎn)設備的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些異形電機,電機的定子的尺寸較長,傳統(tǒng)的插紙機由于其機構的限制,無法完成此類異形電機的插紙作業(yè),一般采用人工作業(yè),而人工作業(yè)的生產(chǎn)效率較低,無法滿足大批量生產(chǎn)的要求。
專利公開號為CN 203589968 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疊厚定子的插紙機(申請人本人于2013年申請的專利),如圖1至圖7所示的高疊厚插紙機,支架19的上表面設置有將絕緣紙送入成型機構的送紙機構4,送紙機構4的輸出端的支架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切斷機構6,切斷機構用于將絕緣紙切成需要的寬度。所述的送紙機構4包括對稱設置在支架上表面的送紙支架,送紙支架之間設置有驅(qū)動絕緣紙前進的送料輥5,還包括設置在支架上的送料電機,送料電機通過同步帶與送料輥連接。
所述的送料支架上還對稱設置有對絕緣紙進行折邊的折邊機構13,所述的折邊機構13包括上折塊131和下折塊構成,上折塊131的下表面設置有延伸塊,所述的延伸塊上設置有彎折坡面1311和彎折平面1312,下折塊有第一折塊132和第二折塊133構成,所述的第一折塊132設置有與彎折平面配合的彎折壁面1321,使絕緣紙的邊緣形成直角邊,所述的第二折塊133的表面設置有成型平槽1332,所述的成型平槽1322一側的下表面設置有弧形的斜坡凹槽1331,絕緣紙的邊緣與上折塊的彎折坡面接觸,使絕緣紙的邊緣向下彎折,同時彎折平面與彎折壁面使絕緣紙的邊緣成垂直狀,當絕緣紙繼續(xù)運動時,第二折塊的斜坡凹槽使絕緣紙的邊緣繼續(xù)向內(nèi)翻折,當絕緣紙移動到斜坡凹槽的尾部時,成型平槽對絕緣紙進行成型,使絕緣紙的翻折邊與絕緣紙的本體平行,折邊機構完成對絕緣紙的折邊。
所述的切斷機構包括上刀桿15,上切刀16固定在上刀桿15上,所述的上刀桿15一側的兩端和另一側的中部均設置有連接桿14,連接桿14上連接有與動力裝置11連接的導桿7,還包括與上切刀16配合的下切刀18,所述的下切刀18通過下刀座17連接在支架19的上表面。
上述插紙機對絕緣紙的從送紙到切斷的過程為,先將絕緣紙通過送紙機構4送入到折邊機構13,由折邊機構13對絕緣紙進行折邊后,再送往切斷機構6進行切斷。結合到圖1和圖7的示意可以看出,絕緣紙在進行折邊前,由于沒有受到切斷機構的切斷,因此,只能對絕緣紙的兩個相對的端部進行折邊。從圖7的示意可以看出,在對絕緣紙進行切斷時,是沿著絕緣紙的長度方向進行切斷的(圖8中的虛線為切斷線),因此,上述插紙機的折邊和切斷雖然設置在同一機架上,但這兩個機構實際上是分離的,需要通過兩道工序來完成折邊和切斷,其生產(chǎn)效率并不高。而且,由于切斷絕緣紙時是沿著其長度方向進行的,這需要上切刀16和下切刀18均具有較長的長度,然而,當上切刀16和下切刀18的刀口一旦出現(xiàn)毛剌或缺口,對絕緣紙的將產(chǎn)生切斷的質(zhì)量問題,將絕緣紙應用在定子繞組上以后,無法確保定子繞組的絕緣性能,如果修磨或更換上切刀16和下切刀18以解決此問題,又會產(chǎn)生費時或提高生產(chǎn)成本的不利因素。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一個工作行程中能對被折物體進行切斷和折邊的折邊裝置。
折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
與底座固定為一體并跟隨底座位移過程中對被折物體進行切斷的切刀,該切刀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底座的工作面的上方;以及
跟隨底座位移并固定在底座工作面上的導向座,導向座的一端與切刀的一端相鄰或抵頂,導向座上設有在該導向座位移過程中對被折物體形成翻折邊的凹槽,該凹槽從與切刀相鄰或抵頂?shù)亩瞬孔鳛槠鹗级耍K止于導向座的側壁面上,導向座的兩側均還設有向該導向座外側凸出并對被折物體翻折邊進行下壓的壓座。
還包括上座,該上座固定在壓座背離底座工作面的端面上,上座與底座工作面相對的表面上設有防止翻折邊翹起的止翹部件。
所述上座與底座工作面相對的表面上設有位于止翹部件內(nèi)側的條狀部件,該條狀部件沿上座縱向的尺寸,小于止翹部件沿上座縱向的尺寸,條狀部件與底座工作面相對的表面,與該條狀部件靠近切刀的端部之間通過斜面銜接。
還包括第一成型塊、第二成型塊,所述底座遠離導向座的一端的側壁上設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成型塊安裝在第一凹口中,所述上座的側壁上設有凹口,所述第二成型塊安裝在凹口中,所述第一成型塊和第二成型塊之間留有供被折物體通過的間距,第一成型塊和第二成型塊上均設有導向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金康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常州金康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501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