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計算PM2.5 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47660.8 | 申請日: | 2016-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49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占山;張大偉;李云婷;孫峰;邱啟鴻;董欣;王欣;孫乃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4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 pm base sub 2.5 | ||
1.一種計算PM2.5分區預報結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待預報區域歷年氣象數據中的風向因子進行分類,統計在去年全年各季節在不同風向時待預報區域的不同分區的PM2.5濃度平均值相對于整個待預報區域PM2.5濃度平均值的第一相對比例,以該第一相對比例作為PM2.5分區預報的第一分區系數;
步驟2,對待預報區域的不同分區在預報當天的PM2.5濃度平均值相對于整個待預報區域PM2.5濃度平均值的第二相對比例,以該第二相對比例作為PM2.5分區預報的第二分區系數;
步驟3,對待預報區域歷年氣象數據中的天氣形勢因子進行分類,統計在去年全年各季節在不同天氣形勢下待預報區域的不同分區的PM2.5濃度平均值相對于整個待預報區域PM2.5濃度平均值的第三相對比例,以該第三相對比例作為PM2.5分區預報的第三分區系數;
步驟4,綜合所述第一分區系數、第二分區系數和第三分區系數,得到待預報區域不同分區的PM2.5分區預報的總分區系數;
步驟5,將所述待預報區域不同分區PM2.5分區預報的總分區系數乘以待預報區域的PM2.5濃度預測值,得到所述待預報區域不同分區的明日自然日的PM2.5分區預報結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風向因子包括北風、南風、東風、西風、東北風、東南風、西北風、西南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天氣形勢因子包括高壓中心、西北高壓、東北高壓、高壓后部、均壓、低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3執行不分先后順序。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綜合所述第一分區系數、第二分區系數和第三分區系數的步驟是通過權重平均、回歸集成或經驗集成來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未經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4766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