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交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34384.1 | 申請日: | 2016-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77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9/02 | 分類號: | F28F9/02;F28F9/26;F28F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經濟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 裝置 | ||
一種熱交換裝置,包括一側開口的殼體以及換熱芯體,熱交換裝置還包括連接塊,連接塊設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與第一通道連通的第一接口、以及與第二通道連通的第二接口,連接塊還設置有與第一通道相對應的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以及與第二通道相對應的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換熱芯體包括至少一個扁平管,扁平管的一端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且與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密封安裝,第一通道與第一流體通道連通,扁平管的另一端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且與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密封安裝,第二通道與第一流體通道連通。本發明的熱交換裝置加工和安裝簡單、重量輕、成本低、且具有較好的耐壓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交換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熱交換裝置。
【背景技術】
CO2是一種新型的環保型制冷工質,可以減少全球溫室效應,從根本上解決化合物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實用性。以CO2為工質的壓縮式制冷循環系統可以運用于大多數的制冷/制熱領域。
但CO2制冷系統的工作壓力高,在設計CO2熱交換裝置時需充分考慮該類系統的這一特點,其部件設計仍不成熟導致該類系統并未大量應用。一般來說CO2熱交換裝置主要有管翅式、微通道、板式、管殼式、板翅式和套管式等。其中板式和板翅式制造工藝復雜,管翅式、套管式和管殼式管子壁厚需要較厚,浪費材料。
而傳統的CO2微通道熱交換裝置是采用制冷劑和空氣強制對流的方式換熱,效率較低。雖然液體和空氣物性差異較大,液-氣方式換熱具有較高的換熱效率,但現有技術中的液-氣熱交換裝置為了耐高壓普遍存在流通管壁厚較厚,而且流體分配不均導致換熱性能也較差的問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適用于相對高壓的制冷劑系統、且具有較好的換熱性能的熱交換裝置是目前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熱交換裝置,包括殼體以及換熱芯體,所述殼體內形成有腔室,所述換熱芯體部分或者全部容納于所述腔室,所述殼體還設置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與所述腔室連通,所述換熱芯體內形成有第一流體通道,所述第一流體通道與所述腔室隔離,所述熱交換裝置還包括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設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與第一通道連通的第一接口、以及與第二通道連通的第二接口;
所述連接塊還設置有與第一通道相對應的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以及與第二通道相對應的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所述換熱芯體包括至少一個扁平管,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流體通道位于所述扁平管內,所述扁平管的一端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且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密封安裝,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第一流體通道連通,所述扁平管的另一端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且與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密封安裝,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第一流體通道連通。
所述連接塊包括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凹陷于所述第二連接塊的與所述第一連接塊相對一側面,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直向通道、第二直向通道、位于第一直向通道和第二直向通道之間的彎折部,所述第二通道也包括第一直向通道、第二直向通道、位于第一直向通道和第二直向通道之間的彎折部,所述扁平管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承插孔的一端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直向通道或者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直向通道相連通,所述扁平管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承插孔的一端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直向通道或者與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直向通道相連通;
所述第一承插孔的深度大于等于2mm。。
所述第一通道還包括一泡狀端部,所述泡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直向通道遠離所述第一通道的折彎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還包括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直向通道遠離所述第二通道的折彎部一端的泡狀端部,所述第一通道的泡狀端部的內徑或者當量內徑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直向通道的通徑,所述第二通道的泡狀端部的內徑或者當量內徑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直向通道的通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343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轉/平動轉換器傳動裝置
- 下一篇:確定軸承設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