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現澆空心樓蓋填充用的箱式空腔構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608922.X | 申請日: | 2016-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5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褚作勇;王清;王曉波;閆景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清 |
| 主分類號: | E04B5/36 | 分類號: | E04B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樓蓋 填充 箱式 空腔 構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現澆空心樓蓋的建筑用填充預制構件,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現澆空心樓蓋內置填充的箱式空腔構件。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工程領域技術的發展,不同空間的建筑需求使得建筑結構出現逐步細分化的特點,地下車庫、商場、寫字樓等建筑適合大開間、無梁結構的應用。在大跨度、大開間建筑結構中,和傳統的實心樓蓋或預應力樓蓋相比,現澆空心樓蓋具有降低層高、跨度大、自重輕、抗震性能強、隔熱、防火和隔聲性能好、經濟性好等諸多優點。目前,在我國跨度較大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現澆空心樓蓋結構已經被較多采用。
目前在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領域,大部分利用機械模具系統制作空腔構件,實現了機械化制作空心樓蓋成孔構件;解決了填充體質量、生產、運輸和填充體整體性破損的問題。但是,由于塑料泡沫填充構件是有機材料,又出現了有機材料與無機材料的結合部位控制精度大、總體浮力增大和形成的空心樓蓋實質上是實心的,這種非空心結構影響作為儲存太陽熱能和輸送熱風能或形成通風管道和消防的暗防排煙管道多功能和建筑節能一體化綜合利用的缺陷。
相關現有技術中有一種網狀箱形構件,采用了網格形狀外殼的組合式網狀箱形構件替代現有技術全密封空心空腔構件或聚苯乙烯泡沫實心空腔構件,克服現有空心樓蓋非抽芯成孔用空腔構件存在的缺陷。但是,這種組合式網狀箱形構件在作為現澆空心樓蓋的填充物時,由于構件外部殼體均為金屬網格,所以會有澆筑的混凝土砂漿通過網孔滲透到網狀組合空腔構件內,降低了構件的填充效果,在施工中也造成了混凝土材料的浪費,此外在具體應用中還要承受施工荷載和上翼緣混凝土的壓力,必須對箱內作大量的支撐和端口的封堵,采 用鋼管作支撐物需要內部大量結構組合,采用同類鋼質網狀材料作為端口的封堵時,結合部位需要大量的焊接,組合難度較大。
基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申請人在先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CN201620167454.2中涉及的一種用于現澆空心樓蓋內置填充的特種收口網狀箱形空腔構件,采用該特種收口網狀箱形構件實現現澆空心樓蓋成孔技術,改變鋼網格形狀不讓混凝土砂漿滲入鋼網,不產生浮力、與混凝土相融性好,克服現有空心樓蓋技術存在的缺陷。然而,這種特種收口網在制作過程中,采用收縮板制法,使得耗費板材量大,進而使得該特種收口網狀箱形空腔構件的制造成本加大。
此外,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肯定會產生浮力。在空心樓蓋施工過程中,為了克服浮力的作用常常要采取許多額外措施,一是增加施工成本,二是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除此之外,因為填充構件在空心樓蓋中內置,填充構件的下部還需要澆筑混凝土,這就使得樓蓋的空心率小、自重大。為了充分發揮空心樓蓋的優越性,目前的發展趨勢是使填充材料單面(下表面)外露或者雙面(上、下表面),這樣一是消除施工中的浮力,二是讓樓蓋的空心率更大、自重更輕。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填充預置構件存在以上諸多缺陷,因此,研制一種具有現有技術的綜合功能特點的使空心樓蓋實施整體性能好的內置填充構件,使其能夠充分利用混凝土表面張力,改變鋼網格結構不讓混凝土砂漿滲入鋼網,不產生浮力、與混凝土相融性好,增強結構承載能力,現場拼裝方便、底部吊掛能力強、施工方便的用于混凝土中填充的產品,已經成為現澆空心樓蓋技術領域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作速度快、生產效率高、與混凝土復合性好、可以避免混凝土砂漿滲入鋼網,免除隔離和固定、提高品質、降底施工輔助成本、運輸施工方便、不產生浮力、底部吊掛能力強、滿足設計保證工程質量,有益于實現建筑節能一體化和樓蓋多功能利用的新型箱式空腔構件。采用該新 型箱式空腔構件實現現澆空腔樓蓋填充新技術,利用不密封的箱式空腔構件替代現有全密封空心填充體或聚苯乙烯泡沫實心填充體,優化現有現澆空腔樓蓋填充技術,克服現有空腔樓蓋填充成孔技術存在的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清,未經王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089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