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煤機組EH油及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調試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01195.4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4016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士龍;邴漢昆;柴保桐;王彬;張佳偉;郭容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01D21/00 | 分類號: | F01D21/00;G01M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煤 機組 eh 汽輪機 調節 保安 系統 調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燃煤機組EH油及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調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的作用是保證汽輪機在額定工況下運行,使得調節后的轉速不超過規定范圍,并起到保護汽輪機的作用,如申請號為200620030569.3的中國專利。
新安裝的燃煤機組需要對EH油及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進行如下程序:對供油系統各油壓及蓄能器充氮壓力進行調整,使之滿足調節保安系統的要求;對調節系統整定,并配合熱控進行電調調試,使之達到設計要求;進行保安系統的調試,使其能夠動作迅速、準確,確保機組安全運行;保證調節系統能夠穩定控制機組轉速和負荷,并與CCS、SCS等協調,保證機組安全停機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機組運行。但如果調試不當的話,會對汽輪發電機組安全運行造成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燃煤機組EH油及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調試方法及系統,避免對汽輪發電機組安全運行造成隱患,提高燃煤機組汽輪機的使用安全性。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燃煤機組EH油及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調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EH油及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熱工信號及聯鎖保護試驗傳動完成后,對系統試運條件檢查確認;
步驟二、進行EH油泵試轉試驗和EH油供油系統調試試驗;
步驟三、對液壓調節系統靜態調試,油動機工作行程整定;
步驟四、進行保安系統靜態調試、汽輪機靜態停機試驗、配合DEH系統靜態調試、系統蓄能器調試、汽門關閉時間測量試驗;
步驟五、進行噴油試驗和汽門嚴密性試驗;
步驟六、進行汽機超速試驗和閥門活動試驗;
步驟七、進行汽機跳閘電磁閥試驗和系統投運及聯動調試。
本發明步驟二中,
一、EH油泵試轉試驗的具體過程為:
(1)、調試前檢查:
(1.1)、EH油箱油位稍高于正常油位,確認系統無泄漏;
(1.2)、確認EH油系統聯鎖保護投入;
(1.3)、開啟各壓力開關的一、二次門,關閉所有放油閥;
(1.4)、檢查蓄能器進油截止閥處于關閉狀態;
(2)、EH油泵試轉:
(2.1)、確認油溫在35~54℃之間。
(2.2)、調低溢流閥的設定值。
(2.3)、點動#1EH油泵,就地檢查確認油泵電機無過流,轉向、軸承振動、溫度正常;
(2.4)、緩慢調高泵出口壓力和溢流閥的壓力設定值,穩壓后檢查系統有無外泄;
(2.5)、將系統壓力提升,檢查系統有無泄漏;
(2.6)、繼續提升系統壓力,穩壓后檢查系統有無外泄;
(2.7)、再次緩慢調高#1EH泵及溢流閥的壓力設定,穩后檢查系統有無外泄;
(2.8)、系統管道打壓正常后,整定溢流閥壓力,然后調整#1EH泵出口壓力,停#1EH泵;
(2.9)、開啟#2EH油泵,整定其出口壓力;
(2.10)、系統穩定后,保持足夠長時間的運轉;
二、EH油供油系統調試試驗的具體過程為:
(1)、蓄能器性能檢查:
(1.1)、確認蓄能器充氮完畢,充氮壓力正常;
(1.2)、開啟#1或#2EH油泵,確認系統壓力正常,分別緩慢投入蓄能器,檢查系統壓力,穩壓一端時間后停泵;
(2)、凈油及過濾系統調試:
(2.1)、確認油箱油溫符合要求,打開油泵入口門;
(2.2)、啟動循環油泵,記錄系統壓力及泵工作情況,電機無過流,振動正常,絕緣良好;
(2.3)、確認硅藻土過濾器及精密纖維濾油器前后就地差壓發訊器動作正常;
(3)、EH油溫調節:
(3.1)、為了控制EH油溫,油箱底部裝有電加熱器,由溫度控制器自動控制其啟;
(3.2)、有壓回油母管上配置冷油器,操作冷油器出水截止閥實現油溫手動控制,當油溫仍不能降到正常范圍時啟動循環泵,進一步冷卻油箱中存油的溫度;
(3.3)、當油溫低于設定值時,閉鎖啟EH油循環泵,并啟電加熱器;
(3.4)、當油液被加熱至設定溫度時報警,并停電加熱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011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