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能互補能源集成供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98648.2 | 申請日: | 2016-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885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琪;李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京天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9/00 | 分類號: | F25B29/00;F28D20/00;H02J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 地址: | 400026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管理 控制器 終端 高壓氣 多能互補 集成供應系統 輸出端連接 蓄能模塊 氣能 光伏發電機 燃氣發電機 輸入端連接 中低壓氣體 儲能模塊 高溫熱油 能量輸出 能源輸入 熱能回收 市電電網 輸出電能 循環回收 重復循環 射流泵 源供應 組連接 冷能 熱油 蓄能 組網 能源 地熱 存儲 儲存 回收 引入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多能互補能源集成供應系統,包括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能源輸入端組連接有時段性能源供應裝置;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熱能回收端與熱油儲能模塊的輸出端連接,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氣能存儲端與高壓氣蓄能模塊的輸入端連接,高壓氣蓄能模塊的輸出端連接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氣能回收端,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向外輸出電能或熱能或冷能。采用本方案,用戶可選擇適宜的方式組網,將地熱、燃氣發電機、光伏發電機和市電電網中多余能量“儲存”在高壓氣和高溫熱油中,多能互補,并能適時將能量輸出;在采用高壓氣蓄能時,通過引入射流泵可以實現中低壓氣體的循環回收利用,且可以重復循環利用,效率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量儲能、釋放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多能互補能源集成供應系統。
背景技術
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突出問題,風、光、水、電、氣所蘊含的能量均以被人們有效利用,廣泛用于加熱、制冷、發電等領域。然而當今世界電力負荷的不均衡日趨突出,電網的峰谷差也逐漸拉大,同時人們對電網供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迫切需要經濟、穩定、可靠、高效的電力儲能系統與之相配套,以緩解系統負荷峰谷差過大的情況。電力儲能系統也是提高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此外,電力儲能系統還是解決分布式能源系統容量小、負荷波動大等問題的關鍵技術。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能互補能源集成供應系統。
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能互補能源集成供應系統,其關鍵在于:包括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熱油儲能模塊和高壓氣蓄能模塊,其中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能源輸入端組連接有至少二種時段性能源供應裝置;
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熱能回收端與熱油儲能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氣能存儲端與高壓氣蓄能模塊的輸入端連接,高壓氣蓄能模塊的輸出端連接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氣能回收端;
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電能輸出端向外輸出電能,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熱能輸出端向外輸出熱能和冷能,冷能是以冷水或冷空氣的形式向外供冷。
以上技術方案提供了高壓氣蓄能和熱油儲能兩種儲能模式,用戶可選擇適宜的方式組網,將各種剩余能源“儲存”在高壓氣和高溫熱油中,多能互補,并能適時將能量輸出。
上述時段性能源供應裝置分為:
地熱供應裝置、燃氣發電機、光伏發電機和市電電網,其中地熱供應裝置連接所述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的地熱輸入端;所述燃氣發電機、光伏發電機和市電電網分別輸送電能給所述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
上述終端集成管理控制器包括溴化鋰空調主機、熱泵熱水空調主機、地熱熱泵空調系統、高溫熱能管理系統和電源智能切換管理器;
所述溴化鋰空調主機和熱泵熱水空調主機的輸入端分別通過同一個所述高溫熱能管理系統與所述熱油儲能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所述地熱熱泵空調系統的輸入端接所述地熱供應裝置;
所述溴化鋰空調主機、熱泵熱水空調主機和地熱熱泵空調系統連接在同一個空調冷熱輸配管理模塊上;
所述電源智能切換管理器的輸入端組分別與所述燃氣發電機的輸出端、光伏發電機的輸出端和市電電網的輸出端電路連接,所述電源智能切換管理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微電網分配管理器和空壓機,所述微電網分配管理器的輸出端向外輸出電能,該微電網分配管理器還為所述溴化鋰空調主機、熱泵熱水空調主機、地熱熱泵空調系統供電;
所述空壓機的輸出端與所述高壓氣蓄能模塊氣路連接,該高壓氣蓄能模塊的電力輸出端與所述電源智能切換管理器的輸入端電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京天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京天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986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