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梭芯調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95981.8 | 申請日: | 2016-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40033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木下治彥;加藤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木下精密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5B59/04 | 分類號: | D05B5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曉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整系統 鎖緊杠桿 調換裝置 夾頭爪 梭芯 調換位置 假想平面 基線 夾頭 配合 | ||
一種自動梭芯調換裝置(1)具有調整系統(54),該調整系統事先將夾頭(5)布置為:在第2調換位置(B)處,鎖緊杠桿(14)的路徑(G)和夾頭爪(37)的路徑(F)在相同的假想平面內。借助調整系統,即使鎖緊杠桿相對于基線傾斜,夾頭爪也能夠通過布置與鎖緊杠桿配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梭芯調換裝置,當底線伴隨著縫紉機的縫紉而從梭芯完全釋放并被用盡時,該自動梭芯調換裝置能夠自動地調換梭殼。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用縫紉機中,附接到轉動鉤的梭殼容納著梭芯,底線纏繞在梭芯上。在縫紉機的縫紉工作期間,衣物、織物或皮革制品通過依次從梭芯釋放并從縫紉針供應的底線和上線縫合起來。
梭芯容納底線,相比于上線的量,底線的量極其少。每當底線用完時,往往需要從轉動鉤取出梭殼,并且用滿載底線的新的梭芯來調換該梭芯。尤其是在刺繡機中,通常在轉動鉤下面留出有限的空間。由于此原因,縫紉操作者常常發現用他或她的手來觸及轉動鉤是困難的,由此需要相對延長的時間段來調換梭殼,從而降低了縫紉效率。已經做出努力開發出如日本公開專利申請號8-196766、8-280972(在下文中僅稱為參考文獻)所代表的自動梭芯調換裝置。
以上參考文獻已經公開的梭芯調換裝置具有凸輪槽,以在轉動鉤與梭芯保持件之間引導梭殼。然而,凸輪槽在結構上是復雜的,由此使得梭殼行進延長的距離。由于凸輪槽的復雜結構,設置為沿著凸輪槽來使夾頭運動的氣缸必須傾斜地放置。這不可避免地延長水平和豎直距離,從而需要額外的空間。
相反,在縫紉臺下、特別是在轉動鉤下僅存在有限的空間,由此留下改善空間,使梭芯調換裝置成為緊湊且節省空間的結構。
此外,圖20中所示的梭殼70具有鎖緊杠桿70a。鎖緊杠桿70a可樞轉地附連至梭殼70。夾頭71具有夾頭爪71a和保持板72。夾頭爪71a可樞轉地附連至夾頭71。夾頭爪71a以銷71b為轉動中心轉動,且鎖緊杠桿70a被夾頭爪71a和保持板72夾緊。如圖20中所示,梭殼70由夾頭71從轉動鉤被拉出,朝遠離轉動鉤銷73的方向轉移。
有時,自動梭芯調換裝置附加于現有縫紉機上。因而,如圖19中所示,由于梭殼在轉動鉤內的位置對于各縫紉機都是獨特的,所以對于某些類型的縫紉機,可發生鎖緊杠桿70a向基線L傾斜的情形。在此情形下,鎖緊杠桿70a的軌跡和夾頭爪71a的軌跡不在同一假想平面內。由此,夾頭爪71a和保持板72不能夾緊鎖緊杠桿70a。結果是夾頭71不能保持梭殼70。
因而,將以上缺點考慮在內而創造了本發明,本發明的主要目標是提供自動化的梭芯調換裝置,該梭芯調換裝置能夠最小化梭殼行進的傳遞距離,從而使使用者能夠借助簡單的結構快速調換梭殼,進而使梭芯調換器為緊湊且節省空間的結構,還使所述鎖緊杠桿的軌跡和所述夾頭爪的軌跡能夠布置在同一假想平面內。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設有用于縫紉機的自動梭芯調換裝置。自動梭芯調換裝置包括盒、盒驅動裝置、夾頭、夾頭驅動裝置、鎖緊杠桿、夾頭爪和如下的調整系統。
盒具有梭殼。且各梭殼為端部閉合的圓筒形。
盒驅動裝置驅動在第1調換位置處的所選的梭殼。
夾頭可脫開地捕獲梭殼。
夾頭驅動裝置驅動夾頭至靠近設置在縫紉臺下面的轉動鉤的第2調換位置處。且夾頭驅動裝置也將夾頭驅動至第1調換位置處。
鎖緊杠桿可樞轉地附連至梭殼的閉合端。
夾頭爪可樞轉地附連至夾頭。且夾頭爪轉動、鉤住并拉起鎖緊杠桿,并保持梭殼。
調整系統事先將所述夾頭布置為:在第2調換位置處,所述鎖緊杠桿的路徑和所述夾頭爪的路徑在相同的假想平面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木下精密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木下精密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959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