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產生任意線性或二次曲線輪廓的濃度梯度產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94276.6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004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雪葉;胡增亮;沈杰男;李鐵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曉明 |
| 地址: | 12100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產生 任意 線性 二次曲線 輪廓 濃度梯度 產生器 | ||
1.能產生任意線性或二次曲線輪廓的濃度梯度產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2個或3個入口端(1),當包括2個入口端(1)時,所述2個入口端(1)經第一橫向通道(2)的通道壁與第一橫向通道(2)相連通,所述第一橫向通道(2)與3條第一豎直通道(3)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3條第一豎直通道(3)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一豎直通道(3)與第一橫向通道(2)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一豎直通道(3)與第一橫向通道(2)的右端頭相接;所述3條第一豎直通道(3)的下端口分別與第二橫向通道(4)相連通,所述第二橫向通道(4)與4條第二豎直通道(5)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4條第二豎直通道(5)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二豎直通道(5)與第二橫向通道(4)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二豎直通道(5)與第二橫向通道(4)的右端頭相接;所述4條第二豎直通道(5)的下端口分別與第三橫向通道(6)相連通,所述第三橫向通道(6)與5條第三豎直通道(7)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5條第三豎直通道(7)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三豎直通道(7)與第三橫向通道(6)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三豎直通道(7)與第三橫向通道(6)的右端頭相接;所述5條第三豎直通道(7)的下端口分別與第四橫向通道(8)相連通,所述第四橫向通道(8)與6條第四豎直通道(9)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6條第四豎直通道(9)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四豎直通道(9)與第四橫向通道(8)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四豎直通道(9)與第四橫向通道(8)的右端頭相接;所述6條第四豎直通道(9)的下端口匯聚在一起,并與出口端(10)連通;
當包括3個入口端(1)時,所述3個入口端(1)經第一橫向通道(2)的通道壁與第一橫向通道(2)相連通,所述第一橫向通道(2)與4條第一豎直通道(3)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4條第一豎直通道(3)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一豎直通道(3)與第一橫向通道(2)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一豎直通道(3)與第一橫向通道(2)的右端頭相接;所述4條第一豎直通道(3)的下端口分別與第二橫向通道(4)相連通,所述第二橫向通道(4)與5條第二豎直通道(5)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5條第二豎直通道(5)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二豎直通道(5)與第二橫向通道(4)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二豎直通道(5)與第二橫向通道(4)的右端頭相接;所述5條第二豎直通道(5)的下端口分別與第三橫向通道(6)相連通,所述第三橫向通道(6)與6條第三豎直通道(7)的上端口相連通,所述6條第三豎直通道(7)按從左至右的順序等間距分布,且位于最左端的第三豎直通道(7)與第三橫向通道(6)的左端頭相接,位于最右端的第三豎直通道(7)與第三橫向通道(6)的右端頭相接;所述6條第三豎直通道(7)的下端口匯聚在一起,并與出口端(10)連通;
當入口端(1)的數量為2個時,所述的6條第四豎直通道(9)的下端口是以不重疊,不交叉的方式平行的匯入所述出口端(10);當入口端(1)的數量為3個時,所述的6條第三豎直通道(7)的下端口是以不重疊,不交叉的方式平行的匯入所述出口端(10);
其中,每個入口端(1)為一與第一橫向通道(2)相連通的長度為0.3mm-3cm的豎向通道;每個入口端(1)的具體內徑是0.2mm;每兩個相鄰入口端(1)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為1.4mm;其中最左端的入口端(1)的中心線和第一橫向通道(2)的左端頭之間的距離為0.8mm;所述的兩個相鄰的第一豎直通道(3)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兩個相鄰的第二豎直通道(5)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兩個相鄰的第三豎直通道(7)中心線之間的距離以及兩個相鄰的第四豎直通道(9)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均為1.4mm;其中最左端的第一豎直通道(3)的中心線與第二橫向通道(4)左端頭之間的距離、最右端的第一豎直通道(3)的中心線與第二橫向通道(4)右端頭之間的距離、最左端的第二豎直通道(5)的中心線與第三橫向通道(6)左端頭之間的距離、最右端的第二豎直通道(5)的中心線與第三橫向通道(6)右端頭之間的距離、最左端的第三豎直通道(7)的中心線與第四橫向通道(8)左端頭之間的距離、最右端的第三豎直通道(7)的中心線與第四橫向通道(8)右端頭之間的距離均相等,且為0.8mm;所述出口端(10)為一豎向通道,出口端(10)的內徑1.2mm;當入口端(1)的數量為2個時,出口端(10)的通道長度為0.5mm,當入口端(1)的數量為3個時,出口端(10)的通道長度為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工業大學,未經遼寧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9427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集塵型紡織用織布印花裝置
- 下一篇:一種紡織用織布印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