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檢測裝置及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90455.2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85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沈祖望 | 申請(專利權)人: |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3/135 | 分類號: | A61B3/135;A61B3/103;A61B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檢測 裝置 及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用于眼睛的光學檢測裝置及其系統,尤指一種可量測視力度數的光學檢測裝置及其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常見的使用在眼睛的光學檢測裝置包括有眼壓計、驗光機、眼底鏡及裂隙燈裝置等等。例如,眼底鏡即是用來檢查眼底(即視網膜)有無病變的工具之一,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炎或黃斑部病變等;另裂隙燈裝置可用來檢查如結膜、鞏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狀體及玻璃體前三分之一的眼睛結構,來確認是否有病變,且加上特殊光學鏡片或附屬配件后,亦可對眼底進行檢查;又驗光機則是用以評估病人眼睛的屈光度。
現有裂隙燈裝置的結構通常包括裂隙燈及顯微鏡。在使用裂隙燈裝置時,患者必須將其下巴抵靠在一工作平臺上,額頭抵靠在一頜架上,且工作平臺及頜架必須為可調式來適應不同病人的頭顱大小,如此一來方能使用裂隙燈裝置對病人進行檢查。因此,現有裂隙燈裝置的體積往往過于龐大,不但不便于攜帶且價格昂貴。而驗光機也有體積龐大的問題。
又,雖現已發展出手持式裂隙燈可供使用,該手持式裂隙燈以旋轉裂隙盤的方式來使用不同大小尺寸的裂隙,但此裂隙并不會與分光鏡一同轉動,造成所產生的光型并不會與裂隙呈一直線,使得醫生要進一步手動調整手持式裂隙燈整體的角度或方位,控制光型打入的位置,才能有效進行檢測,故在使用上多有不便。另在視力檢測中,除了使用驗光機外,現有技術多半讓病人站在視力表前一段距離,并讓病人指出視力表上如“E”開口方向的方式來量測視力,但此種方式難以適用在嬰兒、小孩或喑啞病人身上。此外,現今仍無可同時檢查眼睛結構及量測屈光度的儀器。
綜上所述,如何能提供一種可輕易調整裂隙及對應的裂隙光角度及方向,并同時可量測眼睛屈光度的光學檢測裝置及其系統,為目前亟待努力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檢測裝置及其系統,無須手動調整光學檢測裝置整體的角度或方位,使用者可輕易且便利地進行檢測。
本發明的光學檢測裝置,包括:發光元件,用以產生一檢測光線;光型產生元件,設于該發光元件上方,以接收該發光元件所發出的該檢測光線,該光型產生元件更包括:盤體;至少一圓孔,其貫穿該盤體的二表面;至少一圓盤,其內嵌在該圓孔中,以使該圓盤能相對該盤體進行轉動,其中,該圓盤具有貫穿其二表面的裂隙,該裂隙供該檢測光線通過并用以改變該檢測光線的光型;及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其分別設置在該圓盤的裂隙的二側;以及光源傳遞元件,設于該光型產生元件上方并用以傳遞經改變光型的檢測光線,其中,該光源傳遞元件的一端具有二第二磁性元件;其中,各該第一磁性元件與各該第二磁性元件磁性連接,以使該光源傳遞元件轉動時,該圓盤及其裂隙也能與該光源傳遞元件一并轉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檢測系統,包括:光學檢測裝置,包括:發光元件,用以產生一檢測光線;光型產生元件,設于該發光元件上方,以接收該發光元件所發出的該檢測光線且用以改變該檢測光線的光型;以及光源傳遞元件,設于該光型產生元件上方并用以傳遞經改變光型的檢測光線且使其入射至一眼底;成像裝置,用以擷取該眼底所反射的檢測光線后所形成一光型影像,以將該光型影像轉換成一檢測影像資料;焦距匹配模塊,設于該成像裝置前方,用以控制該檢測影像資料的清晰度;以及計算單元,電性連接該成像裝置以接收該檢測影像資料,并分析該檢測影像資料是否清晰,若該檢測影像資料不清晰,則控制該焦距匹配模塊調整焦距,以產生新的檢測影像資料供該計算單元再次分析,若該檢測影像資料已清晰,則依據該焦距匹配模塊使該檢測影像資料已清晰的焦距,來獲得對應的視力度數。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管。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檢測光線為可見光或不可見光。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第一磁性元件及該第二磁性元件為磁鐵。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光源傳遞元件的另一端具有一用以改變該經改變光型的檢測光線的路徑的光學透鏡,且其中,該光學透鏡為分光鏡或棱鏡。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光源傳遞元件中設有透鏡組,用以使通過該光源傳遞元件的光線會聚于該光學透鏡。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計算單元為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且其中,該電性連接為有線連接或無線連接。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該成像裝置包括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影像感測器或感光耦合元件影像感測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未經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904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