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589066.8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3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包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京臻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47/23 | 分類號: | D03D47/2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1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投梭 打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用于片梭織機上可以卡在紗夾槽內(nèi)的投梭側打開鉤。屬于紡織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投梭側打開鉤是片梭織機的一個組成部件,其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用以打開紗夾的鉗口,使其夾住織機內(nèi)的緯紗。目前所使用的投梭側打開鉤,其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為斜面狀。在使用的過程中, 投梭側打開鉤頭部作用在紗夾的凹槽時,容易滑脫,使紗夾的鉗口不能很好的打開,進而影響了紗夾的工作效率;同時現(xiàn)有的投梭側打開鉤不能有效防電磁,滿足不了客戶的需要。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其特點是:它包括鉤部和鉤柄部, 所述鉤部頂尖的橫截面設置為矩形狀,所述鉤柄部的底部設置有垂直于鉤部的軸套,中部開有第一圓形通孔,所述軸套的中部開有第二圓形通孔,所述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所述鉤部和鉤柄部的表面涂覆有防電磁涂層,所述防電磁涂層含有作為基質材料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和作為填充材料的介孔碳CMK-3,所述介孔碳CMK-3的填充量為14~ 40wt%,其中所述質量百分比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和介孔碳CMK-3的總質量計,所述電磁屏蔽復合涂層的厚度為0 .35~0 .45m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由于所述投梭側打開鉤中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本發(fā)明的投梭側打開鉤在使用的過程中,投梭側打開鉤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其鉤部中的頭部可以卡在紗夾的凹槽內(nèi),使紗夾的鉗口可以很穩(wěn)定地被打開,用來夾住紗緯;本發(fā)明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鉤部和鉤柄部的表面涂覆有防電磁涂層,其對電磁波具有低反射作用,該涂層電磁屏蔽性能良好,可將入射的電磁波在復合涂層內(nèi)盡可能吸收損耗,降低因電磁波反射而造成的輻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鉤部1,
鉤柄部2,
軸套3,
第一圓形通孔4,
第二圓形通孔5。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包括鉤部1和鉤柄部2,所述鉤部1頂尖的橫截面設置為矩形狀,所述鉤柄部2的底部設置有垂直于鉤部1的軸套3,中部開有第一圓形通孔4,所述軸套4的中部開有第二圓形通孔5,所述鉤部1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所述鉤部1頭部上端面的弧度與下端面的弧度不同。
所述鉤部1和鉤柄部2的表面涂覆有防電磁涂層,所述防電磁涂層含有作為基質材料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和作為填充材料的介孔碳CMK-3,所述介孔碳CMK-3的填充量為14~ 40wt%,其中所述質量百分比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和介孔碳CMK-3的總質量計,所述電磁屏蔽復合涂層的厚度為0 .35~0 .45mm。
工作原理:本發(fā)明一種防電磁的投梭側打開鉤,投梭側打開鉤在使用的過程中,投梭側打開鉤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其鉤部1中的頭部可以卡在紗夾的凹槽內(nèi),使紗夾的鉗口可以很穩(wěn)定地被打開, 用來夾住紗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京臻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陰市京臻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890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衛(wèi)生用布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防電磁的方型混緯回梭擺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