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行馬鈴薯收獲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82572.4 | 申請日: | 2016-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37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錚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錚 |
| 主分類號: | A01D17/10 | 分類號: | A01D17/10;A01D3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68 遼寧省沈陽市渾南新區渾***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行 馬鈴薯 收獲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一次性完成馬鈴薯挖掘、輸送、薯莖分離及去土收集等工序的一種單行馬鈴薯收獲機。
背景技術
馬鈴薯廣泛種植于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世界三大薯類作物( 木薯、馬鈴薯、甘薯) 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淀粉,被譽為“淀粉之王”; 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作物,能生產乙醇,作為能源使用。在我國,馬鈴薯主要產區有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省區,種植面積已超過60萬hm2,產量達到1 000萬t以上,是一種重要的糧食和能源作物,目前對馬鈴薯的收獲過程主要還依賴人工作業。
但是這種人工作業的方法,本身收獲的效率很低,而且時間較長,不適合對馬鈴薯的大范圍的收獲;而且加工成本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下降。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人工收獲馬鈴薯的效率低下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單行馬鈴薯收獲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單行馬鈴薯收獲機包括懸掛架,導向限深裝置,切土防漏圓盤,挖掘鏟,桿條式抖動升運裝置,挖掘鏟角度調節機構,支撐行走輪,機架,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作業時,導向限深輪滾動,起導向和壓碎土塊的作用;挖掘鏟將含薯土壤鏟起,期間部分碎土順鏟片間隙及延伸篩條桿間隙漏下;切土防漏圓盤以刃口縱向切開土壤,同時擋住側漏的薯塊;含薯土壤落在升運鏈上,到升運鏈末端大部分土壤被抖落,薯塊浮至殘存土層上方,最后與殘存土壤一同落在后面剛剛翻出、抖碎的松軟土層上完成收獲過程。
挖掘鏟及其角度調節機構包括鏟片,延伸柵條,鏟托,導向撐鏈輪,懸臂板,升運鏈,支撐板,懸臂板軸,調節板,機架下邊框,調節螺桿,螺母,機架上邊框,吊板,其特征在于:挖掘鏟所有鏟片的上表面共面,鏟尖共線,鏟片間距為15 mm,挖掘鏟總寬度為620 mm。
導向限深輪及其調節機構包括導向限深輪,調節螺桿,滑鉸套,后耳板,鉸接螺栓,前耳板,橫桿,連接板,其特征在于:導向限深輪的最大垂向可調距離為200 mm,可實現挖掘鏟入土深度在100~ 300 mm范圍內的連續調節;導向限深輪的筒體直徑為300mm。
桿條鏈式抖動升運裝置包括導向撐鏈輪,升運鏈,托鏈輪,抖動輪,驅動輪,其特征在于:升運鏈有效輸運距離為920 mm,寬度與挖掘鏟總寬度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單行馬鈴薯收獲機完成對馬鈴薯挖掘、輸送、薯莖分離及去土收集等工序,具有生產效率高、工人勞動強度小、結構緊湊、移動方便等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挖掘鏟及其角度調節機構示意圖。
圖3是導向限深輪及其調節機構示意圖。
圖4是桿條鏈式抖動升運裝置示意圖。
圖1中1.懸掛架,2.導向限深裝置,3.切土防漏圓盤,4.挖掘鏟,5.桿條式抖動升運裝置,6.挖掘鏟角度調節機構,7.支撐行走輪,8.機架,9.傳動系統。
圖2中10.鏟片,11.延伸柵條,12.鏟托,13.導向撐鏈輪,14.懸臂板,15.升運鏈,16.支撐板,17.懸臂板軸,18.調節板,19.機架下邊框,20.調節螺桿,21.螺母,22.機架上邊框,23.吊板。
圖3中24.導向限深輪,25.調節螺桿,26.滑鉸套,27.后耳板,28.鉸接螺栓,29.前耳板,30.橫桿,31.連接板。
圖4中32.導向撐鏈輪,33.升運鏈,34.托鏈輪,35.抖動輪,36.驅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包括懸掛架,導向限深裝置,切土防漏圓盤,挖掘鏟,桿條式抖動升運裝置,挖掘鏟角度調節機構,支撐行走輪,機架,傳動系統,其中作業時,導向限深輪(2)騎壟滾動,在導向的同時壓碎表層土塊,并使壟內土壤產生錯動;挖掘鏟(4)沿壟將含薯土壤鏟起,并沿鏟面抬升、后移,期間部分碎土順鏟片間隙及延伸篩條桿間隙漏下;切土防漏圓盤(3)在挖掘鏟兩側以刃口縱向切開土壤,同時擋住可能側漏的薯塊;含薯土壤越過挖掘鏟及延伸柵條后落在升運鏈上,經抖動、輸運,到升運鏈末端大部分土壤被抖落,薯塊浮至殘存土層上方,最后與殘存土壤一同落在后面剛剛翻出、抖碎的松軟土層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錚,未經劉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825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