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止管道回火現象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80947.3 | 申請日: | 2016-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26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沈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鋼特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87 | 分類號: | F16K11/087;F16K5/06;F27D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 地址: | 2009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止 管道 回火 現象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止管道回火現象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閥體、閥芯和手柄,閥芯呈球形,設于閥體內,手柄設于閥體的頂端,并通過轉軸與閥芯相連,實現通過轉動手柄能夠帶動閥芯在閥體內轉動。本發明能夠有效的解決了回火的問題,同時操作也安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止回火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管道回火現象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回火現象”就是指火焰或其根部返回供氣系統中去的現象,多發生于采用氣體燃燒的場合。
在冶金行業,會使用吹氧管可向爐內鋼水增加氧氣進行富氧作業,或者利用鋼水或剛結晶的鋼殼作為引燃物,以其鋼管自身作為燃燒體進行自燃對鋼殼進行吹燒熔解,以達到特定的冶煉工藝要求。
在完成吹氧管進行吹氧作業時,即通過關閉管道上的閥門來切斷供氧,從而使得吹氧管不再燃燒。在此步驟中,由于切斷了氧氣供應,而之前所輸送的氧氣被消耗完畢,此時在管道內形成真空,由于火焰的燃燒速度大于氣流出速度、氧氣倒流等會導致“回火”事故,作業時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針對上述的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在供氣系統上增加回火防止器,利用回火防止器中的阻擋材料來實現防止回火。但阻擋材料同時也對供氣系統進行阻擋,增加了供氣的阻力。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管道回火現象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夠有效的解決了回火的問題,同時操作也安全、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一種防止管道回火現象的裝置,包括閥體、閥芯和手柄,閥芯呈球形,設于閥體內,手柄設于閥體的頂端,并通過轉軸與閥芯相連,實現通過轉動手柄能夠帶動閥芯在閥體內轉動;
所述閥體的前端設有出氣口,閥體的后端設有主供氣口,閥體的側面設有輔供氣口,出氣口、主供氣口與輔供氣口之間相連通;
所述閥芯設于出氣口、主供氣口與輔供氣口之間,閥芯上開有一通孔,用以連通出氣口與主供氣口,閥芯朝于輔供氣口一側的球形面上開設有一凹槽,用以接通輔供氣口。
所述的閥體與閥芯之間還設有密封墊,使得閥體與閥芯之間形成密封結構。
所述的出氣口用以連通吹氧管。
所述的主供氣口用以連通供氧管路。
所述的輔供氣口用以連通惰性氣體管路。
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氮氣。
另一方面,一種防止管道回火現象的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在進行供氧作業時,將閥芯上的通孔旋轉處于與閥體的出氣口及主供氣口相連通的位置;
S2.當需要結束供氧作業時,通過轉動手柄從而帶動閥芯同時轉動,使得閥芯上的通孔逐漸被密封墊封堵,從而閥體上的出氣口與主供氣口之間也逐漸被封堵,并使閥芯上的凹槽逐漸與閥體上的輔供氣口連接;
S3.通過手柄繼續旋轉閥芯,當閥芯上的通孔完全被密封墊封堵,也使得閥體上的出氣口與主供氣口之間也完全被封堵,并使閥芯上的凹槽與閥體上的輔供氣口相連通,使得輔供氣口與出氣口之間相連通;
S4.最后通過手柄將閥芯旋轉到底,使得閥芯上的凹槽與閥體上的輔供氣口之間完全被封堵,并使閥體上的出氣口與主供氣口之間也完全被封堵,而主供氣口與輔供氣口也都不能再供氣,實現斷氣作業。
本發明具有以下幾點有益效果:
1.本發明操作方便、安全,阻止回火的效果顯著;
2.本發明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鋼特鋼有限公司,未經寶鋼特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809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旅行箱式分類垃圾桶識別教具
- 下一篇:一種能夠泄壓的截止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