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78799.1 | 申請日: | 2016-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64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裵恩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CC國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8/81 | 分類號: | A61K8/81;A61K8/49;A61K8/44;A61K8/365;A61K8/35;A61K8/34;A61Q1/02;A61Q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旭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馮云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撕拉式 眉毛 著色 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的組合物具有如下優點,在皮膚表面,而且浸透皮膚深側,從而,發揮優秀的著色力,并且,在使用者的眉毛部位形成彈性的涂敷膜,且對皮膚完全不存在刺激,因干燥速度非常快而使用方便,且發揮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會變化最初的著色的優秀的著色保持力,而且,長時間鮮明地保持眉毛形狀,并且,具有如下優點,利用該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而形成眉毛的情況,幾乎不發生因水或汗等而去掉或暈染的現象,且眉毛的形狀非常自然地呈現。另外,本發明的組合物還具有如下優點,能夠去除存在于眉毛部位的使用者的皮膚角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優秀的著色力及著色保持力,且使用方便并也發揮去除眉毛角質效果的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眉毛的形狀、大小、位置及顏色等為極大左右人的印象的要素,由此,無論古今中外,一直持續努力保持漂亮的眉毛的形狀及顏色等。
但,眉毛作為由毛發構成的身體組織的一部分,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特性眉毛毛發的位置、濃密程度、粗細等存在差異,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眉毛毛發的數量逐漸減少,或眉毛毛發變稀等問題,因而,持續保持漂亮的眉毛的形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尤其,用修眉刀修眉毛的形狀,并用一次性化妝品即眉筆而用所需的顏色對眉毛進行著色的作業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由此,全部去除眉毛并按所需的形狀及顏色而紋成眉毛形狀,由此,半永久性地保持眉毛形狀,但對于由此通過紋眉而成型眉毛的情況,存在無法準確對應每個人的取向變化或流行變化的問題。
由此,在下面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未畫眉毛并以蓋章方式完成畫眉的眉毛形狀的海綿,但存在如下問題,該眉毛形狀的持續時間非常短,且多少存在失誤的不便。
并且,在下面專利文獻2中公開一種在現有的眉毛化妝用鉛筆組合物添加油溶性薄膜形成劑,并使用乳化劑而乳化保濕劑及水溶性色素并含有,而提高持續性的眉毛化妝用鉛筆組合物,但其存在如下問題,僅在皮膚表面形成暫時性的著色,而著色力及著色保持力較弱,無法呈現用戶所需的眉毛的顏色,并且,無法形成彈性的涂敷膜,且眉毛的形狀不鮮明。
因此,當前急需的是研發一種能夠呈現自然的眉毛形狀的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其不僅在皮膚表面而且浸透皮膚深層,從而,發揮優秀的著色力,且在眉毛部位形成彈性的涂敷膜,對皮膚不造成刺激,干燥速度快,通過優秀的著色保持力而長時間保持鮮明的顏色。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韓國實用新型公開第20-2011-0005915號(2011.06.15)
專利文獻2:韓國公開專利第10-1996-000193號(1996.01.25)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因而,在本發明中發掘了制造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利用用于解決所述問題的新型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而發揮優秀的著色力,在眉毛部位形成彈性的涂敷膜,并不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干燥速度快,且通過優秀的著色保持力而長時間保持鮮明的顏色,并且,本發明基于此而完成。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發揮優秀的著色力及著色保持力等的撕拉式眉毛用組合物。
并且,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為提供一種發揮優秀的著色力及著色保持力等的眉毛著色用組合物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一個方面的本發明的一個實現例的撕拉式眉毛著色用組合物包括:水15至3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01至0.05重量份、聚山梨酯0.5至2重量份、聚乙烯醇6至12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至15重量份、色素0.3至6重量份、二羥基丙酮1至30重量份、苯氧乙醇0.1至0.5重量份、檸檬酸0.1至0.5重量份、乙醇5至30重量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CC國際有限公司,未經CC國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787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散熱結構和單板擴展散熱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鋁銅復合管散熱腔體壓鑄制造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