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烤煙工藝中的溫濕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75214.0 | 申請日: | 2016-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369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思漢;詹國勝;刑兆宇;汪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同創恒合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B3/10 | 分類號: | A24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楊春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烤煙 工藝 中的 溫濕度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烤煙房監控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烤煙工藝中的溫濕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化的烤煙工藝已經從完全人工方式逐漸向自動化方式轉變。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公開了一些自動化控制溫度和濕度,例如申請號為CN201510498002.2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的適用于多個烤煙房的溫濕度遠程監控系統,但實際上,烤煙師傅的經驗和觀察仍然顯得十分重要。
考慮到運輸成本、廠房費用、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等方面的因素,烤煙房一般都設置在距離煙葉產地較近的偏遠區域,現場觸摸各個烘烤環節的煙葉已經不易實現,一些烤煙房已經嘗試采用拍攝照片的方式將煙葉在不同烘烤階段的照片傳遞給遠程的烤煙師傅供其提供指導。
然而,一方面,通常的拍攝技術無法確保從烤煙房傳輸到遠程溫度和濕度監控端的照片的清晰度,以至于烤煙師傅也可能由于拍照環境的亮度和光照均勻性、照片的色差、飽和度等因素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另一方面,這種在特定環節中希望烤煙師傅通過觀察煙葉在各個烘烤階段的變化確保溫度和濕度調節以及烘烤進度調節的準確性的做法,在烤煙工藝過程需要耗費烤煙師傅的大量時間和精力,當代社會生活環境下的烤煙師傅無法全天候堅守在監控端的大型電子顯示屏附近查看圖片,以至于不利于生產進度的調整以及突發事件的及時處理。
此外,烤煙工藝出現了使用分布式加熱管等加熱單元構成的烤房加熱系統,對于加熱的精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期望的是能夠通過對溫濕度的分析和監控自動地識別出加熱單元出現故障的位置。
發明內容
為了減小烤煙工藝中溫濕度控制中所需的人工參與度,同時確保不同烘烤階段下所需的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準確度,以及自動地查找到故障加熱單元,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烤煙工藝中的溫濕度控制方法,包括:
(1)獲得烤房內待分析煙葉的三維幾何形狀信息;
(2)根據所述三維幾何形狀信息,設置多個溫濕度、表面張力和內部應力的仿真感應模塊;
(3)所述仿真感應模塊對各待檢測點的溫濕度狀態信息、表面張力信息、內部應力信息和三維幾何形狀信息進行檢測,且基于所述仿真感應模塊生成待分析煙葉的仿真圖像,所述仿真圖像與所述溫濕度狀態信息、表面張力信息、內部應力信息和三維幾何形狀信息被傳輸到遠程溫濕度監控服務器;
(4)所述遠程根據接收到的信息對所述待分析煙葉進行數據篩選,進而確定烤房中的加熱單元是否存在故障;
(5)當存在故障時,改變烤房內的溫度和濕度;
(6)重復步驟(3),并根據所述遠程溫濕度監控服務器接收到的數據對所述待分析煙葉進行溫濕度分析,分析出現故障的加熱單元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包括:
(11)在烤房內烘烤工藝開始前,利用三維照相設備對待分析煙葉進行三維幾何形狀信息的采集;
(12)將采集到的三維幾何形狀信息傳輸到遠程溫濕度監控服務器;
(13)所述遠程溫濕度監控服務器根據所述三維照相設備的采集結果對所述待分析煙葉重建三維幾何模型,得到原始三維幾何模型;
(14)所述遠程溫濕度監控服務器根據所述待分析煙葉的紋理走向和與煙葉邊緣的距離,在所述原始三維幾何模型上對應地設置多個檢測點;
(15)所述遠程溫濕度監控服務器將設置有所述多個檢測點的原始三維幾何模型傳輸給烤房,得到待檢測三維幾何模型;
(16)所述待分析煙葉在烤房被根據接收到的待檢測三維幾何模型標記所述多個檢測點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包括:
在待分析煙葉表面和內部的所述各檢測點的位置分別設置多個溫度仿真感應模塊、多個濕度仿真感應模塊和多個應力仿真感應模塊,且在每個檢測點的位置處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溫度仿真感應模塊、一個濕度仿真感應模塊和一個應力仿真感應模塊,且每個檢測點的位置處設置的所述溫度仿真感應模塊、濕度仿真感應模塊和應力仿真感應模塊彼此不同。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包括:
(31)在所述仿真感應模塊內集成有線數據傳輸線纜,用于輸出該仿真感應模塊檢測到的溫度狀態信息、濕度狀態信息、表面張力信息和內部應力信息;
(32)在烤房外設置數據采集單元,所述數據采集單元的輸入接口與所述各個仿真感應模塊通過所述有線數據傳輸線纜連接;
(33)在所述數據采集單元與各有線數據傳輸線纜之間,并聯多個位置編碼單元,所述位置編碼單元存儲有多個表示所述待檢測三維幾何模型的待檢測點的位置的位置編號,且各位置編號與各待檢測點一一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同創恒合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同創恒合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752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