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光微結構、投影屏幕和投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75206.6 | 申請日: | 2016-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324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宇軒;胡飛;李屹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21/60 | 分類號: | G03B21/60;G02B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光 微結構 投影 屏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反光微結構、投影屏幕和投影系統,包括透明結構,透明結構包括入光面、反光面以及連接入光面和反光面的吸光面;位于吸光面的光吸收結構;以及,位于反光面的反射層;其中,透明結構用于將以預設角度從入光面入射的投影光折射至反射層,將以其他角度從入光面入射的雜散光折射至光吸收結構;反射層用于反射投影光,以使投影光經過透明結構二次折射后以一定角度從入光面出射;光吸收結構用于吸收雜散光。基于此,不僅能夠通過反射層將投射到投影屏幕上的投影光只反射到觀眾區域,來提高投影屏幕的亮度和投影系統的效率,而且能夠通過光吸收結構吸收雜散光,來解決現有的微結構無法控制雜散光的問題,提高了投影屏幕的對比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投影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反光微結構、投影屏幕和投影系統。
背景技術
在投影系統中,由于觀眾的位置比較固定,因此,人們希望投影系統投射到屏幕上的圖像的投影光只反射到觀眾區域,而不反射到其他無效區域,以提高投影系統的效率,提高觀眾看到屏幕上圖像的亮度。另外,人們希望減少觀眾觀察到屏幕上由雜散光反射而非投影系統圖像反射的反射光,以提高投影系統的對比度。
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在屏幕表面增加微結構的方式來滿足以上兩點要求,但是,這些微結構都是用物理(如噴丸)或化學(如腐蝕)的方法在屏幕表面形成隨機的微結構,雖然其通過一定的控制方法,在統計上使其出射光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但是,該種微結構無法控制雜散光不出射到觀眾區域,使得投影屏幕的對比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反光微結構、投影屏幕和投影系統,以解決現有的微結構無法控制雜散光不出射到觀眾區域,使得投影屏幕的對比度較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反光微結構,包括:
透明結構,所述透明結構包括入光面、反光面以及連接所述入光面和反光面的吸光面;
位于所述吸光面的光吸收結構;
以及,位于所述反光面的反射層;
其中,所述透明結構用于將以預設角度從所述入光面入射的投影光折射至所述反射層,將以其他角度從所述入光面入射的雜散光折射至所述光吸收結構;
所述反射層用于反射所述投影光,以使所述投影光經過所述透明結構二次折射后以一定角度從所述入光面出射;
所述光吸收結構用于吸收所述雜散光。
優選的,所述透明結構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頂部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為剖面為倒立的梯形的結構,所述第二部分為底面為平面、頂面為曲面的結構;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頂面為所述透明結構的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面為所述透明結構的所述反光面,所述第一部分的側面為所述透明結構的所述吸光面。
優選的,所述曲面為柱狀、弧形或球狀的曲面。
優選的,所述經過所述透明結構折射后以一定角度從所述入光面出射的投影光的出射角度由所述第二部分頂面的焦距、所述第一部分頂面與底面之間的距離以及所述第一部分的頂面邊長決定的。
優選的,
當f≤2h,且tanα≤d/2h-d/2f時,
當f≤2h,且tanα≥d/2h-d/2f時,
當f≤2h時,
當f>2h時,
當f>2h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752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散熱變頻器
- 下一篇:平板拖把清潔桶及平板拖把清潔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