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信號驅動方法以及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74601.2 | 申請日: | 2016-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767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笑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銘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孫偉峰,黃進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信號 驅動 方法 以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據信號驅動方法以及相應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為平面超薄的顯示設備,它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很低,并且具有高畫質、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因此倍受大家青睞,成為顯示器的主流。目前液晶顯示器是以薄膜晶體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顯示器為主,液晶顯示面板是液晶顯示器的主要組件,液晶顯示面板一般包括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和TFT陣列基板以及夾在兩基板之間的液晶層。
顯示面板的驅動是由柵極驅動裝置和數據驅動裝置分別向顯示面板中各個子像素提供掃描信號和數據信號的,不同的數據信號電壓與共電極電壓之間的壓差造成液晶體旋轉角度不同從而形成亮度的差異,即液晶面板的顯示形成不同的灰階。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域和扇出區域,所述顯示區域中設置有數據線,所述扇出區域中設置有連接線,每一連接線與一數據線相互連接。數據驅動裝置提供的數據信號通過扇出區域的連接線輸入到數據線中對像素進行充電。
在顯示面板設計中,一組扇出區域的邊緣和中間的連接線阻抗差異比較大。由于扇出區域的阻抗差異太大,數據信號電壓在扇出區域的各個連接線上的壓降不同,輸入到數據線中的數據信號電壓不一致,導致在顯示面板顯示時,顯示面板的中間部分與兩側部分出現差異,產生混色色偏或者亮斑,降低顯示品質,降低顯示面板的顯示品質。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據信號驅動方法以及驅動裝置,根據扇出區域的連接線的電阻差異,分別向每一連接線輸入一補償電壓,以使數據信號電壓在輸入到各個數據線時趨于一致,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品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數據信號驅動方法,應用于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域和扇出區域,所述顯示區域中設置有數據線,所述扇出區域中設置有連接線,每一連接線與一數據線相互連接,其中,該方法包括:向所述連接線輸入一基準電壓,獲取所述連接線中的電流;設置所述扇出區域最中間的連接線為第1條連接線,以第1條連接線為參考基準,令第1條連接線的電阻的取值為零,根據各個連接線的電流的計算公式,以基準電壓為中間等量,分別計算獲取第2至第N條連接線的電阻;向所述連接線輸入數據信號電壓;根據所述數據信號電壓以及第2至第N條連接線的電阻,分別向第2至第N條連接線輸入一補償電壓,以使在施加所述數據信號電壓和所述補償電壓后,各個連接線中的電流相等;其中,第N條連接線是指所述扇出區域的最邊緣的連接線,N為大于2的整數。
其中,第2至第N條連接線的電阻的獲取方法包括:向所述連接線輸入一基準電壓VS,獲取第1條連接線的電流I10為:獲取第n條連接線的電流In0為:其中,RF1表示第1條連接線的電阻,RFn表示第n條連接線的電阻,RD表示每一數據線的電阻;根據公式(1-1)和(1-2),令RF1的取值為0,以VS為中間等量,計算出其中,n=2、3、…、N-1、N。
其中,第2至第N條連接線的補償電壓的獲取方法包括:向所述連接線輸入數據信號電壓Vd,向第n條連接線輸入補償電壓Vxn;此時第1條連接線的電流I11為:第n條連接線的電流In1為:根據公式(2-1)和(2-2),令電流I11=In1,并且RF1的取值為0,計算出將公式(1-3)代入公式(2-3),得出第n條連接線輸入的補償電壓Vxn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746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以太網的短波通訊管理平臺
- 下一篇:光綜合接入設備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