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換擋發光面板和具有其的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71625.2 | 申請日: | 2016-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79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孟慶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3/20 | 分類號: | B60Q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51811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擋 發光 面板 具有 汽車 | ||
1.一種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換擋面板,所述換擋面板上設有多個換擋符號部;
導光面板,所述導光面板設在所述換擋面板的下方,所述導光面板的背離所述換擋面板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多個臺階部,所述多個臺階部與所述多個換擋符號部上下一一對應;以及
單個光源,所述單個光源位于在所述導光面板的側面,所述單個光源發出的光線經所述導光面板的反射面反射后入射到所述多個換擋符號部以照亮所述多個換擋符號部,其中,每個所述臺階部構造成所述單個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所述臺階部時進行全反射且入射到對應的所述換擋符號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個光源發出的光線經所述導光面板的入射面照射到所述反射面,所述入射面形成為非球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面板的入射面形成為雙圓錐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面板的入射面的面型滿足以下公式:
其中,z為以導光面板的上述入射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z方向與光軸方向相同,而垂直光軸方向的軸向方向分為x方向與y方向,兩個方向為非對稱;kx、ky分別為x、y方向的二次曲面系數;cx、cy分別為x、y方向的鏡面中心曲率,其中Rx、Ry分別為x、y方向的鏡面中心曲率半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臺階部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構造成所述單個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所述反射面時進行全反射且入射到對應的所述換擋符號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臺階部包括沿所述單個光源的照射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子臺階部,每個所述子臺階部包括彼此相連的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一臺階面與所述導光面板的朝向所述換擋面板的一側表面平行,所述第二臺階面與所述第一臺階面之間成夾角θ,所述單個光源發出的光線投射到所述第二臺階面時進行全反射且垂直入射到對應的所述換擋符號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子臺階部的所述第二臺階面與所述第一臺階面之間的夾角θ相同或不同。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θ滿足:42°≤θ≤48°。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單個光源的照射方向,所述多個臺階部與所述換擋面板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面板的背離所述換擋面板的一側表面上具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位于所述導光面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多個臺階部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換擋符號部包括在垂直于所述單個光源的照射方向上設置的多列換擋符號部,所述多個臺階部包括在垂直于所述單個光源的照射方向上的多列臺階部,且多列所述臺階部與多列所述換擋符號部一一對應。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面板的兩個側壁分別構造成所述單個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所述側壁反射后變成平行光射出,其中所述兩個側壁分別位于所述導光面板的所述側面的兩側。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面板的兩個側壁分別形成為拋物曲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發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面板為光學塑膠結構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716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OWT污水處理系統
- 下一篇:樞轉結構及便攜式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