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軋產品頭尾寬度短行程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62601.0 | 申請日: | 2016-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67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琳;車志良;趙勐;王國明;孫明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22 | 分類號: | B21B37/22;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短行程 頭尾寬度控制 輥縫補償量 熱軋產品 生產過程 鋼種 立輥 產品開發 有效調整 熱軋線 軋制材 供料 冷軋 增寬 熱軋 廢品 調試 封鎖 干預 | ||
一種熱軋產品頭尾寬度短行程的控制方法,通過立輥輥縫補償量的人工輸入干預,實現對當前軋制材的各道次頭尾短行程立輥輥縫補償量設定值的有效調整。通過該方式可以滿足下工序單位對某些鋼種(例如:給冷軋供料M3A22鋼種)產品頭尾寬度形態的特殊要求(通常為增寬控制)或熱軋線生產過程中產品開發、調試等情況對產品頭尾寬度控制的特殊需求,還可以應對熱軋生產過程中產品頭尾寬度不良引起的寬度精度下降及質量封鎖和廢品發生情況,確保產品頭尾寬度控制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軋鋼自動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熱軋產品頭尾寬度短行程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某熱軋帶鋼廠1780mm生產線當前采用粗軋立輥頭尾短行程寬度控制模型(SS_AWC)實現對產品頭尾部的寬度自動控制。該模型通過設定各道次立輥頭尾短行程5個點的輥縫補償量值及控制距離值實現對產品頭尾寬度的短行程控制(圖1)。其中,立輥頭尾短行程各點的輥縫補償量是指在立輥對軋件全長寬度控制設定輥縫的基礎上,按指定的頭尾短行程控制距離對軋件頭尾部立輥輥縫的相對變化量。相關設定參數存儲于立輥短行程模型參數表中,該參數表是按鋼種層別、寬度壓下量層別、產品目標寬度層別及入口厚度層別不同進行分類的。
多年來隨著產品開發和種類擴展及工藝制度變更,相同鋼種層別中的鋼種數量大幅增加,其中各鋼種受成品規格及溫度工藝制度等因素不同的影響,產品頭尾寬度形態也各不相同。例如,該熱軋產線給其下游單位冷軋廠供料材中,以M3A22為代表的某些特殊鋼種存在因頭部形狀原因導致冷軋處理工藝效率低下,甚至無法正常生產的情況發生。而與M3A22處于相同鋼種層別的其它鋼種產品頭尾寬度控制良好,沒有發生類似寬度質量問題。若調整M3A22所處鋼種層別的頭尾短行程控制參數將會影響相同鋼種層別中其它鋼種的頭尾寬度控制精度。因此,目前的粗軋立輥頭尾短行程寬度控制模型無法滿足產品頭尾寬度控制的需求。
目前存在的影響產品頭尾部寬度控制的主要因素有:
1、當某些鋼種產品對頭尾寬度存在特殊控制需求或產品頭尾寬度控制模型無法滿足目標寬度要求的情況下,前臺操作員只能對粗軋立輥頭尾短行程寬度控制功能進行簡單的啟用和停用操作,無法對該功能的各項參數進行調整和干預,對產品頭尾寬度質量問題處于失控狀態,無法滿足產品的頭尾寬度控制要求。
2、當某鋼種產品頭尾寬度不符合目標寬度要求的情況下,若通過后臺調整該鋼種所在層別的頭尾短行程控制參數將會影響相同鋼種層別中其它鋼種的頭尾寬度控制精度,無法滿足相同鋼種層別中不同鋼種產品的頭尾寬度控制要求。鑒于上述原因,對粗軋立輥頭尾短行程寬度控制功能的優化設計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軋產品頭尾寬度短行程的控制方法,通過立輥輥縫補償量的人工輸入干預,實現對當前軋制材的各道次頭尾短行程立輥輥縫補償量設定值的有效調整。通過該方式可以滿足下工序單位對某些鋼種(例如:給冷軋供料M3A22鋼種)產品頭尾寬度形態的特殊要求(通常為增寬控制)或熱軋線生產過程中產品開發、調試等情況對產品頭尾寬度控制的特殊需求,還可以應對熱軋生產過程中產品頭尾寬度不良引起的寬度精度下降及質量封鎖和廢品發生情況,確保產品頭尾寬度控制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熱軋產品頭尾寬度短行程的控制方法,該方法是采用人工輸入立輥輥縫補償量的方式對當前軋制材各道次頭尾短行程控制進行人工干預,實現對當前軋制材的各道次頭尾短行程立輥輥縫補償量設定值的有效調整;具體方法如下:
a)設置頭尾短行程控制操作畫面模塊,在畫面中對粗軋立輥頭尾短行程控制參數進行人工輸入操作,實現對當前軋制材各道次頭尾短行程控制的人工干預;
b)設置頭尾短行程控制操作畫面信息接收處理模塊,根據畫面輸入的各項參數值對短行程控制操作畫面輸入標志進行設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626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掘進機土壓平衡方法以及螺旋機控制裝置
- 下一篇:用于船舶柴油機的打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