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力吸收帶制備及鋪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59416.6 | 申請日: | 2016-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12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沈佳;王新生;尹志鋼;徐曉洛;王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01C23/06 | 分類號: | E01C23/06;E01C23/09;E01C23/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42001 | 代理人: | 余曉雪,王敏鋒 |
| 地址: | 0300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力 吸收 制備 鋪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工程領域,涉及一種道路養護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應力吸收帶制備及鋪筑裝置。
背景技術
“白加黑”的改建技術是指保持舊路面整體性,采取板底下灌漿補強、局部置換或修補等措施,然后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鋪瀝青罩層的技術。這種方式可充分利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剩余強度,減薄加鋪厚度。但是該項技術面臨的加鋪層反射裂縫問題一直是公路界所面臨的難題之一。反射裂縫的存在,不僅破壞了路面結構的整體強度,而且由于地表水沿反射裂縫向下滲透,使面層逐漸失粘脫落,路基強度降低,嚴重影響路面的使用壽命。
為了防止或延緩舊水泥路面加鋪瀝青面層的早期反射裂縫問題,研究人員在舊混凝土路面板和瀝青加鋪層之間設置了應力吸收層、土工織物夾層、格柵夾層,但是這種全鋪式的處理方法顯著增加了工程造價。結合同濟大學談至明教授提出設置局部軟夾層可以有效降低加鋪層溫度應力的研究成果,開發了應力吸收帶,用于舊混凝土板接縫和裂縫的局部處置。目前,應力吸收帶施工機械為人工手動式,人工將應力吸收帶材料通過毛刷的工具涂刷到路面裂縫處。這種方法效率低,應力吸收帶材料散落較多,材料浪費嚴重。此外,涂刷工具沒有加熱設備,應力吸收帶材料粘度大,施工中逐漸粘聚到涂刷設備上,操作極為不便。現有的應力吸收帶鋪筑設備也僅僅適用于單層應力吸收帶的機械化施工,不能解決應力吸收帶一體化施工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上下層應力吸收材料一體化,而且現有設備很難保證應力吸收帶的厚度和平整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應力吸收帶制備及鋪筑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簡便、可提高施工效率、使用效果好,能簡便、快速完成應力吸收帶的制備及鋪筑,并且制備與鋪筑過程易于控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應力吸收帶制備及鋪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應力吸收帶制備及鋪筑裝置包括應力吸收帶混合料制備裝置、應力吸收帶混合料的鋪筑裝置、聚酯玻纖布鋪筑裝置以及分別與應力吸收帶混合料制備裝置和應力吸收帶混合料的鋪筑裝置相連的數據采集及控制裝置;所述應力吸收帶混合料制備裝置包括瀝青加熱處理裝置、集料處理裝置、礦粉處理裝置以及攪拌鍋;所述瀝青加熱處理裝置、集料處理裝置以及礦粉處理裝置分別與攪拌鍋相貫通;所述應力吸收帶混合料的鋪筑裝置包括料斗、送料器、厚度調節螺桿、螺旋攤鋪器以及攤平板;所述料斗與攪拌鍋相貫通;所述送料器包括送料器進口以及送料器出口;所述送料器進口伸入料斗中;所述螺旋攤鋪器置于送料器出口處;所述厚度調節螺桿與攤平板相連;所述攤平板置于螺旋攤鋪器末端;所述聚酯玻纖布鋪筑裝置置于攤平板末端;所述數據采集及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別與控制器相連的加熱控制芯片以及開關驅動器。
作為優選,本發明所采用的瀝青加熱處理裝置包括瀝青加熱罐、攪拌器、第一稱重傳感器、出油管;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加熱器以及瀝青加熱罐閥門;所述瀝青加熱罐內部設置有攪拌器、第一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一加熱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加熱控制芯片與第一加熱器相連;所述瀝青加熱罐通過出油管與攪拌鍋相貫通;所述瀝青加熱罐與出油管的接觸處設置有第一稱重傳感器;所述出油管上設置有瀝青加熱罐閥門;所述控制器通過開關驅動器與瀝青加熱罐閥門相連;所述控制器與第一稱重傳感器相連。
作為優選,本發明所采用的集料處理裝置包括冷料倉、第一出料管、冷料倉閥門、干燥滾筒、第二出料管、干燥滾筒閥門、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加熱器、熱料倉、第三溫度傳感器、第三加熱器、熱料倉閥門、第三出料管以及第三稱重傳感器;所述冷料倉依次通過第一出料管、干燥滾筒、第二出料管、熱料倉以及第三出料管與攪拌鍋相貫通;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設置有冷料倉閥門;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設置有干燥滾筒閥門;所述第三出料管上設置有熱料倉閥門;所述干燥滾筒內部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二加熱器;所述熱料倉內部設置有第三溫度傳感器、第三稱重傳感器以及第三加熱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三溫度傳感器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加熱控制芯片分別與第二加熱器以及第三加熱器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開關驅動器分別與冷料倉閥門、干燥滾筒閥門以及熱料倉閥門相連。
作為優選,本發明所采用的礦粉處理裝置包括礦粉倉、礦粉倉出料管、礦粉倉閥門以及第二稱重傳感器;所述礦粉倉通過礦粉倉出料管與攪拌鍋相貫通;所述礦粉倉出料管上設置有礦粉倉閥門;所述礦粉倉與礦粉倉出料管的接觸處設置有第二稱重傳感器;所述控制器通過開關驅動器與礦粉倉閥門相連;所述控制器與第二稱重傳感器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設計院,未經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594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