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及其制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59071.4 | 申請日: | 2016-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0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鐘志華;胡紅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21/15 | 分類號: | B62D21/15;B62D25/00;B60R19/0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馬強,李發軍 |
| 地址: | 41008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碰撞 緩沖 吸能梁 結構 及其 制造 工藝 | ||
1.一種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包括兩個U形組件(1,2),兩個U形組件(1,2)相對設置并固定相連而形成具有空腔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空腔內設有一字型或十字形加強件,其中一字型加強件由一塊波紋板(3)構成,十字形加強件由多塊波紋板(3,11)呈十字形交叉固定構成;至少在所述U形組件(1,2)的中間位置,該U形組件(1,2)的壁折彎形成用于固定波紋板端部的安裝槽(8,9,14,16);優選兩個U形組件(1,2)的連接段的寬度Δ不超過2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兩個U形組件(1,2)的連接處及U形組件(1,2)的中間位置,所述U形組件(1,2)的壁折彎形成用于固定波紋板端部的安裝槽(8,9,14,1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組件(1,2)中間位置向外凸出而形成外凸式的安裝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組件(1,2)中間位置相對梁的主體表面(10.15)向外凸出的高度δ為3-5倍U形組件(1,2)的壁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組件(1,2)中間位置與梁的主體表面(10.17)之間向內折彎形成凹坑(18,19),每個U形組件(1,2)壁上的兩個凹坑之間形成內凹式的安裝臺,所述U形組件(1,2)的安裝臺外表面與梁的主體表面(10.17)共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梁的主體表面(10.15,17)與兩個U形組件(1,2)連接處之間的連接壁(20)傾斜布置,該連接壁(20)與兩個U形組件(1,2)對接面之間的夾角等于90°-α,其中5<α<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加強件由三塊波紋板構成,其中一塊為橫向設置的整體式波紋板,豎向布置的兩塊波紋板固定在所述整體式波紋板上。
8.根據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板為三角波紋板、正弦波紋板、矩形波紋板和梯形波紋板中的一種;優選所述波紋板的波長a為10mm-100mm,板厚為1mm-3mm,波紋高度h為3mm-50mm。
9.根據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板(3,11)與相應的安裝槽(8,9,14,16)之間設有填充膠(4,5,12,13);優選填充膠(4,5,12,13)的厚度為0.5mm-1mm。
10.一種如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梁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先通過沖壓成型工藝制造波紋板和兩個U型組件,并在U型組件上形成安裝槽;
S2、在安裝槽內涂填充膠,并通過填充膠安裝波紋板,然后焊接連接兩塊U型組件;當U型組件用600MPA及以下的普通鋼板沖壓制成時,兩個U性組件采用普通點焊連接即可,點焊的密度在10mm-30mm之間;當U型組件用600MPA-1000MPA的高強度鋼板沖壓制成時,U性組件采用分段激光焊或等離子焊連接;當U型組件用1000MPA以上的高強度鋼板沖壓制成時,U性組件采用連續激光焊或等離子焊連接;優選兩個U形組件(1,2)的連接段的寬度Δ小于15mm時采用非點焊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5907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估算的馬達電流的應急離開轉向輔助
- 下一篇:車輛地板部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