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框架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58833.9 | 申請日: | 2016-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0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陶建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陶建花 |
| 主分類號: | E04H9/02 | 分類號: | 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4000 甘肅省***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工地 混凝土 框架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框架結構。
背景技術
地震發生時,建筑樓板由于震動,混凝土層會剝落,進而降低樓板的承載力,最后導致整個混凝土樓板折斷,導致整個樓層的倒塌,傳統的做法是在混凝土內澆注一個鋼構件,但是,傳統的鋼構件由于結構過于簡單,雖然能起到增加整個樓板的承載力,但是在地震發生時,混凝土層由于只是包裹在鋼構件外,而混凝土層又較脆,因此剝落后容易只剩下鋼構件,而整個鋼構件在失去混凝土層后,其抗壓能力會大大降低。
近年來,可恢復功能結構作為一種新型的減震控制結構,引起了工程師和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它不僅能在地震發生時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有助于震后修復工作的展開,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是結構抗震設計的一個理想的新方向。結構的搖擺可以降低地震作用和結構本身的延性設計需求,減小地震破壞,節約造價。放松結構與基礎件的約束或構件間的約束,使得結構與接觸或構件接觸面處僅僅承受壓力作用而無拉力作用,在地震作用下結構發生搖擺,通過預應力使得結構復位,形成自復位結構,這種新型結構體系能夠有效地控制結構震后的殘余變形,節約修復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由于現有的自復位結構都是單一的框架柱腳節點,如CN20131006175的發明專利,在地震發生時,框架柱腳節點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力。采用框架柱腳節點相互之間作用力的思路,使得每個框架柱腳節點之間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進而減小地震波對框架柱腳節點的破壞,而且在框架柱腳節點與混凝土基礎之間設置防剪壓恢復層,使得框架柱腳節點在搖擺的過程中始終處于緩沖力作用力范圍內,在互拉牽引和防剪壓恢復層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達到有效控制結構“最大變形”,又能減少結構“殘留變形”的作用,進而達到框架柱腳節點自復位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采用框架柱腳節點之間相互牽引方式和在框架柱腳節點與混凝土基礎之間設置防剪壓恢復層的結構,使得達到小震下結構穩定,又能實現大震下結構出現大變形但不破壞,震后結構自復位的理想效果的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框架結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框架結構,包括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基礎2,其中混凝土柱1插入混凝土基礎2凹槽內,在混凝土柱1底部設有底部鋼板3,所述的混凝土基礎2凹槽頂面設有頂面鋼板4,所述的底部鋼板3與頂面鋼板4相接觸并通過第一錨具5和第二錨具6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錨具5、第二錨具6下端分別連接有第一鋼絞線7、第二鋼絞線8、第三鋼絞線9和第四鋼絞線10,所述的第一鋼絞線7和第二鋼絞線8、第三鋼絞線9和第四鋼絞線10相互之間反方向設置并通過設在頂面鋼板4上的定滑輪11牽引,所述的定滑輪11外部設有防護罩12。
所述的第一鋼絞線7、第二鋼絞線8、第三鋼絞線9和第四鋼絞線10均為無粘結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
所述的混凝土柱1插入混凝土基礎2部分與混凝土基礎2之間設有抗剪壓恢復層13,在抗剪壓恢復層13內設有與混凝土柱1內鋼筋結構相連接的彈性部件14。
所述的抗剪壓恢復層13和混凝土基礎2之間與混凝土柱1配合;所述的混凝土柱1內的鋼筋結構與底部鋼板3焊接。
所述的第一錨具5和第二錨具6均選用擠壓套、夾片式錨具、支承式錨具或錐塞式錨具。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提供的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框架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第一鋼絞線7、第二鋼絞線8、第三鋼絞線9和第四鋼絞線10的采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以一個框架柱腳節點作為中心點,將相鄰兩端的框架柱腳節點上的鋼絞線通過第一鋼絞線7與相鄰的第二鋼絞線81相牽引連接,第二鋼絞線8與相鄰的第一鋼絞線72相牽引連接,第三鋼絞線9與相鄰的第四鋼絞線101相牽引連接,第四鋼絞線10與第三鋼絞線92相牽引連接的方式連接,使得在小震時,柱腳節點與固接點相同,而在發生大震時,當連接有第二鋼絞線81和第一鋼絞線7的柱腳在提離時,由于第二鋼絞線81和第一鋼絞線7之間相互連接,二者在相互作用力的條件下趨于平衡,相互制約,使得連接有第二鋼絞線81和第一鋼絞線7的柱腳在地震波的作用下搖擺幅度小,而且鋼絞線始終處于彈性狀態,在震后柱腳恢復到初始位置,基于同理,第二鋼絞線8與相鄰的第一鋼絞線72、第三鋼絞線9與相鄰的第四鋼絞線101和第四鋼絞線10與第三鋼絞線92在相同的機理下作用形成一個整體結構,極大的減小了地震的破壞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陶建花,未經陶建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5883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藥化工濃縮萃取裝置
- 下一篇:無機鹽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