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蒸汽料理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53697.4 | 申請日: | 2015-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428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晶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晶雅 |
| 主分類號: | A47J27/04 | 分類號: | A47J27/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623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蒸汽 料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廚房用具,更具體地講是一種蒸汽料理機。
背景技術
蒸汽料理機是利用高溫蒸汽烹飪食物的多功能綠色環保廚房家電。蒸汽料理機包括鍋體、加熱座以及鍋蓋,加熱座的中上部設有水槽,加熱座內部設有蒸汽發生裝置及其控制電路。使用時將鍋體放置于加熱座上,水槽中的水經蒸汽發生裝置加熱后形成蒸汽,該蒸汽由蒸汽導管導入鍋體內部,用于蒸煮食物。這種蒸汽料理機通過水蒸汽來蒸熟食物,使食物原有的分子結構最小限度地遭受破壞,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物原有的蛋白質、纖維素等營養成分。
但上述蒸汽料理機還存在以下問題:1、在加熱過程中,高溫的蒸汽容易通過鍋體側壁與外界空氣發生熱傳遞,導致部分熱量耗散,因而鍋體無法有效鎖住高溫蒸汽的熱量。2、鍋蓋的頂部設有出氣孔,鍋體內壓力達到一定值后,部分高溫蒸汽直接從出氣孔或鍋蓋與鍋體之間的縫隙竄出,致使大量蒸汽未能被充分利用即已流失;蒸汽產生的同時,水槽中的水量逐漸減少,因此每隔一段時間需往水槽中頻繁加水確保該料理機正常工作,使用起來較為不便。3、鍋體側壁與蒸汽發生熱傳遞后溫度升高,人們觸及鍋體側壁時,容易因溫度過高而造成燙傷,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提供一種蒸汽料理機,主要是克服現有蒸汽料理機存在蒸汽利用率低、熱量耗散大、需頻繁加水、存在安全隱患等缺點。
本發明創造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蒸汽料理機,包括加熱座、鍋體以及鍋蓋,加熱座的中上部設有一水槽,加熱座內部設有蒸汽發生裝置及其控制電路,鍋體設有蒸汽導管,鍋蓋設于鍋體上端面,鍋蓋與鍋體形成一加熱室,上述鍋體的側壁為雙層側壁,該雙層側壁內形成一空腔;該蒸汽料理機還包括至少一從加熱室通至水槽的導氣管以及至少一從水槽通至該蒸汽料理機外部的排氣管。
進一步,上述鍋體的上端面設有一用于放置上述鍋蓋的環形臺階面。
進一步,上述導氣管設置于上述空腔內,導氣管的一端設于環形臺階面并通至上述加熱室,另一端延伸至鍋體底部并通至上述水槽,導氣管的兩端側壁均與上述鍋體密封連接。
進一步,上述環形臺階面至少設有一凹槽,每個凹槽至少設有一上述導氣管。
進一步,上述導氣管設置于上述鍋體的外側壁,導氣管的一端從鍋體上端側壁穿入并通至上述加熱室,另一端沿鍋體外側壁延伸至鍋體底部并通至水槽。
進一步,上述鍋體與鍋蓋之間還設有密封裝置,該密封裝置包括設置于鍋蓋背面并與環形臺階面相配的橡膠密封圈以及設置于鍋體的鎖緊部件。
進一步,上述排氣管設置于上述空腔內,排氣管的一端設于上述鍋體的上端面并通至該蒸汽料理機外部,另一端延伸至鍋體底部并通至上述水槽,排氣管的兩端側壁均與鍋體密封連接。
進一步,上述鍋體的底面邊緣設有一從水槽通至該蒸汽料理機外部的凹部,所述排氣管設置于該凹部內。
由上述對本發明創造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創造具有如下優點:
其一、本發明創造中,鍋體的側壁為雙層側壁,雙層側壁內形成一空腔,具有鎖固熱量、防止鍋體側壁溫度過高造成燙傷等作用。鍋內蒸汽達到一定量后,部分蒸汽經導氣管排至水槽,由于排出蒸汽還具有較高溫度,可對水槽內的水起到預加熱作用,不僅提高蒸汽利用率,還能提高該蒸汽料理機的工作效率。蒸汽在流經導氣管、水槽以及排氣管時,由于與外界發生熱傳遞而降溫,部分蒸汽液化成水滴后流回至水槽得以重復利用,進而減少往水槽加水的次數。
其二、本發明創造中,鍋體的上端面設有一用于放置鍋蓋的環形臺階面,可保證鍋蓋放置于鍋體時不會輕易滑動;同時,導氣管和排氣管隱藏式地設置于空腔內,保證了鍋體外觀的簡潔、美觀。
其三、本發明創造中,鍋體與鍋蓋之間還設有密封裝置,該密封裝置包括設置于鍋蓋背面的橡膠密封圈以及設置于鍋體側壁的鎖緊部件。通過密封裝置提高鍋蓋與鍋體之間的密封性,防止蒸汽從鍋體與鍋蓋之間的縫隙竄出,使蒸汽只能經導氣管排至加熱室外部,進一步提高該蒸汽料理機的蒸汽回收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創造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創造實施例一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創造實施例一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創造實施例二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創造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晶雅,未經陳晶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536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人機的攜物裝置
- 下一篇:具有驅蚊功能的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