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改良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復合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47524.1 | 申請日: | 2016-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5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勝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7/40 | 分類號: | C09K17/40;C05G3/04;C09K101/00;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 地址: | 261108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改良 鹽堿地 脫硫 石膏 復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鹽堿地改良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快速改良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復合改良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中國耕地狀況的嚴峻形勢下,鹽堿化土壤作為我國的一項重要的土地資源,應當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其關鍵是如何認識和對待鹽堿化土壤這塊特殊的土地資源。近一個世紀以來,各國政府和科學家不斷地關注著這一重要的土地資源—鹽堿化土壤,并積極的開展了許多針對土壤鹽堿化發生過程、作用機理、防治措施及合理利用等相關研究,期望在鹽堿化土壤改良與合理開發利用方面有更進一步的提高。鹽堿化土壤的改良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直至今天,科研工作者都沒有放棄過探索和研究。
由于鹽堿限制,土壤養分含量低,有效性差,土壤肥力水平低。鹽堿障礙、養分缺乏、物理抑制等逆境脅迫嚴重限制著植物出苗和生長發育,給后備土地資源的農業開發利用帶來嚴重困難。堿化土壤一般依據土壤堿化度進行分級,堿化度5%~15%為弱堿化;堿化度15%~30%為中度堿化;堿化度30%~45%為重度堿化;堿化度大于45%為堿土。
如果通過較為經濟的手段使其低成本轉化為改良鹽堿土的改良劑或可以轉化為蓋土培肥、提供營養的鹽堿土改良專用有機肥,既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又可以鹽堿土改良、有機農業、綠色農業找到一個好的產品原料,并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快速改良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復合改良劑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快速改良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復合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照質量組分稱取酒精厭氧糟泥150-200份、脫硫石膏50-100份、營養調節物質4-8份、微生物菌劑40-120份、食用菌渣20-30份、七水硫酸亞鐵4-10份、磷石膏20-60份;
S2、將S1稱取的脫硫石膏和食用菌渣攤開晾曬至含水量為15%-25%;
S3、將S1稱取的酒精厭氧糟泥和磷石膏采用堆腐腐熟方式,在氣溫為10-20℃時,堆高1.5-2.5m,在堆中心位置挖一個直徑為10-20cm的洞,加入秸稈點燃后,堆上覆蓋2-3cm的土層,堆內溫度控制在20-30℃,堆腐2-5個月;
S4、將S3中堆腐后的混合物常溫下放入100L間歇式的反應釜中,向該反應釜中加入S1稱取的營養調節物質和七水硫酸亞鐵和S2處理后的脫硫石膏和食用菌渣,開啟該反應釜的開關,使其在800-1200r/min中下攪拌30-40min;
S5、然后輸送到轉鼓造粒機內進行噴水蒸汽造粒;
S6、然后將S1稱取的微生物菌劑溶解于水中,噴灑到步驟S5制得的半成品顆粒表面,即可得到脫硫石膏復合改良劑。
優選的,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Hydrogenophage噬氫菌屬和Bacillus芽抱桿菌屬,兩種菌劑所含微生物均為硫氧化細菌。
優選的,所述酒精厭氧糟泥中有腐殖酸,該腐殖酸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
優選的,在S4中,向100L間歇式的反應釜中加入按照質量組份計的蒙脫石羥基鋁復合物10-20份。
優選的,所述營養調節物質由硅肥、七水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按質量比5-7:0.30-0.60:2.0-3.0混合而成,其中,硅肥按質量組分含15-45份的二氧化硅,15-25份氧化鈣,15-20份的氧化鎂;七水硫酸鋅的純度為質量百分含量≥98%;磷酸二氫鉀的純度為質量百分含量≥95%。
優選的,所述按照最佳質量組分稱取酒精厭氧糟泥180份、脫硫石膏60份、營養調節物質6份、微生物菌劑60份、食用菌渣25份、七水硫酸亞鐵8份、磷石膏4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勝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勝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475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