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扶正除疫顆粒在制備抗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47226.2 | 申請日: | 2016-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7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宮曉燕;蘇鑫;嚴銘銘;趙大慶;楊光;邵帥;王天寧;吳程彥;付美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04 | 分類號: | A61K36/704;A61K36/855;A61K9/16;A61P31/16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許寶貴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扶正 顆粒 制備 抗病毒 藥物 中的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是指新扶正除疫顆粒作為一種抗流感的中藥制劑的抗病毒作用機制。
背景技術
目前,抗流感病毒藥物的研究非常重要和緊迫。西醫治療主要有直接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等,但療效未令人滿意。疫苗只對已知的流感病毒亞型有預防作用,對于新型流感病毒無效。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致力于高效、無毒副作用的抗流感病毒的中藥復方及其單味中藥的研究。現已對中醫藥抗流感病毒藥效和抗病毒免疫藥效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研究表明,中醫藥具有抑制病毒復制、阻止病毒致細胞病變、調節免疫功能、鎮痛抗炎等綜合功效。中醫藥抗流感病毒的實驗研究一般多運用體外實驗,動物體內實驗和雞胚培養實驗等。中藥抗流感病毒感染方式包括:抑制病毒增殖或滅活病毒,阻止病毒吸附細胞及免疫調節作用如誘導干擾素等。在祛邪抗病毒作用研究的同時注意到機體抵抗力、機體抗病毒免疫機制的重要作用。實驗中開展了多項免疫指標的檢測,對深入闡述機體抗病毒及中藥抗病毒機制提供依據。
流感,中醫學中無此病名,但可從“傷寒”、“溫病”、“瘟疫”、“時行”等病門記載中見到。相當于中醫學中的“時行感冒”或“重傷風”。因流感由感受外來邪氣或疫癘之氣引起,并具發熱癥狀,屬外感熱病范疇。國醫大師任繼學教授針對流感發生發展規律既傷衛又傷氣、易傷肺、更能波及于腸胃、擾亂于神明等特點,根據扶正與達邪并舉、清熱與滋補并施、扶助正氣以托毒外出、活絡化瘀使達邪有路的治療方法在組方上遵從扶正與祛邪兩大基本原則,以辟穢解毒之法祛穢濁之邪,尤其重視扶助正氣,從而精心設計了預防及治療時疫流感的有效方劑扶正除疫湯,后改為扶正除疫顆粒。本方具有扶正祛邪、清熱透毒之功效,可提高及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一直應用于臨床流感的防治,并在2003年SARS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治中發揮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取得滿意療效。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侵襲人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發病率高,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我國是流感高發區,20世紀的四次流感世界大流行——1918年(H1N1)、1957年(H2N2)、1968年(H3N2)和1977年(H1Nl),有3次源自我國。目前,流感每年的發病率為10%~30%,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并帶來經濟和社會負擔。
目前對于流感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現廣泛使用的金剛烷胺、奧司他韋等藥物主要在早期應用有效,且副作用明顯;而由于流感病毒抗原變異較快,人類無法獲得持久的免疫力,疫苗研發難度大,周期相當長,與流行毒株并不一定匹配,需要不斷更新等,導致流感的預防不力。因此,流感的防治成為困擾醫學界的難題與艱巨任務,抗流感病毒藥物的研究普遍受到重視。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指導原則的中醫學,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注重三因制宜,在防治流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特別是中藥復方,整體平衡調節,療效顯著,充分體現出獨特的優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實踐證明,許多中草藥具有較好抗病毒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小,藥源廣泛。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把目光投向中醫學,試圖從中醫藥中研究、開發出新型的防治流感的藥物。中醫藥成為防治流感的重要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扶正除疫顆粒在制備抗病毒藥物中的用途。
君藥紅景天:功能固本扶正,清肺止咳,滋陰活絡,取其扶正固本之性鼓舞正氣、達邪通絡,達到扶正祛邪,清肺化痰之旨;臣藥大青葉:功能清熱散邪,解毒利咽,取其善于清熱解毒,尤善解瘟疫時毒,解毒利咽之功用,清解肺衛熱毒,以防邪毒內傳而成他證。虎杖:功能清熱降火,化痰止咳,苦寒清熱,歸肺與肝膽經,既能解毒降瀉,又可化痰止咳,本方取其清解氣分熱盛、利咽止痛,又可阻斷病勢以防邪入營血。佐藥貫眾:功能清熱解毒,降氣瀉火,取其可解時行疫氣,清氣分熱毒之功用,與臣藥相配清解氣營火熱,且苦寒而降氣以助止咳。
本發明新扶正除疫顆粒藥物組分的用量也是發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用量為在下述重量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療效。
紅景天15~25份,大青葉10~20份,虎杖10~20份,貫眾5~15份。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扶正除疫顆粒在制備抗病毒藥物中的用途。
抗流感病毒的藥效學研究方法有體外組織培養實驗、體內動物實驗、雞胚培養實驗三類。動物體內實驗是從整體水平上反映機體抗病毒的作用,更接近人體抗病毒的過程,中藥的藥效作用也往往通過機體的整體調節來實現。因此本實驗研究采用了體內實驗的研究方法。病毒感染致動物死亡保護的研究實驗是綜合評價抗病毒藥物的重要研究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中醫藥大學,未經長春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472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煙電池倉及電子煙
- 下一篇:一種電子煙加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