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滾輪鋼印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45799.1 | 申請日: | 2016-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450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光明;徐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51/00 | 分類號: | 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嘉 |
| 地址: | 2018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輪組件 鋼印 鎖緊件 滾輪 支撐架 底座 鎖緊位置 轉動 滾輪形式 集成安裝 解鎖位置 鎖緊滾輪 轉軸轉動 自由組合 鎖位置 拆卸 解鎖 外周 轉軸 散落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滾輪鋼印,包括:底座、支撐架、滾輪組件和鎖緊件。支撐架安裝在底座上。滾輪組件繞轉軸轉動,轉軸安裝在支撐架上,滾輪組件的外周上具有鋼印。鎖緊件安裝在底座上并且靠近滾輪組件,鎖緊件具有鎖緊位置和解鎖位置。鎖緊件位于鎖緊位置,鎖緊件鎖緊滾輪組件,滾輪組件不能轉動。鎖緊件位于解鎖位置,滾輪組件解鎖,滾輪組件能轉動。本發明的滾輪鋼印以滾輪形式提供鋼印的自由組合,通過幾個滾輪就能滿足大批次鋼印的使用需求。滾輪是集成安裝在支撐架上,因此不會出現散落的情況。通過鎖緊件無需拆卸滾輪即可實現鋼印的更換,工藝時間大幅縮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模具沖壓技術。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技術領域中,對于批量生產的產品,為了對每批次的零部件進行標識,需要在產品上加注標記。沖壓技術是對零部件進行標識的一種主要技術,在沖壓過程中,都需要對每批次的沖壓零件做鋼印標識,以區分每批次的沖壓件。在一個批次完成生產后,更換每個批次的鋼印是一個必須的過程。
圖1a和圖1b揭示了現有技術中使用的鋼印組件的結構圖。圖1a揭示了鋼印組件的剖面結構,圖1b揭示了鋼印組件的俯視結構圖。如圖1a和圖1b所示,該鋼印組件包括鋼印座101、支架102、墊塊103、墊片104、鋼印105和螺釘106。鋼印105放置在支架102中,在鋼印105和支架102之間墊有墊塊103,墊塊103可以調節鋼印105的高度并使得鋼印105的頂面呈現平齊的狀態。容納有鋼印105的支架102通過墊片104安裝到鋼印座101中,螺釘106穿過支架102并擰入鋼印座101中。螺釘106將鋼印105、支架102和鋼印座101牢固固定,使得鋼印105能夠承受沖壓過程中的沖壓力,不會發生移位或者松動。
對于連續生產的零部件來說,由于零部件的生產批次很多,需要頻繁地更換鋼印。在一個批次的零部件生產完畢之后,需要擰松螺釘106,從鋼印座101上拆下支架102和鋼印105,再從支架102中取出舊的鋼印105,換入新的鋼印105并重新調整墊塊103的位置。然后再將支架102裝入鋼印座101中,調整墊片104的位置后重新裝入螺釘106并擰緊螺釘106。上述的過程十分繁碎,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更換鋼印。并且,對螺釘106的反復拆裝會使得螺釘106尾部的螺紋爛牙,螺紋爛牙會使得整體的操作時間更加延長,并且,如果螺紋爛牙導致螺釘無法擰緊,會出現沖壓過程中鋼印移位或者松動的問題。同時,對于批次較多的零部件來說,需要準備大量不同數字或者字母的鋼印來進行輪換使用,這些鋼印無論是存儲還是尋找,都需要花費時間。此外,由于鋼印并非是固定的,因此還存在鋼印丟失或者掉落到機器設備的縫隙中的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滾輪鋼印,包括:底座、支撐架、滾輪組件和鎖緊件。支撐架安裝在底座上。滾輪組件繞轉軸轉動,轉軸安裝在支撐架上,滾輪組件的外周上具有鋼印。鎖緊件安裝在底座上并且靠近滾輪組件,鎖緊件具有鎖緊位置和解鎖位置。鎖緊件位于鎖緊位置,鎖緊件鎖緊滾輪組件,滾輪組件不能轉動。鎖緊件位于解鎖位置,滾輪組件解鎖,滾輪組件能轉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滾輪組件包括數個滾輪,數個滾輪并列安裝在轉軸上,每一個滾輪的外周是齒形,鋼印位于齒的外側表面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鎖緊件位于鎖緊位置,鎖緊件嵌入滾輪的齒間,滾輪被鎖緊不能轉動。鎖緊件位于解鎖位置,鎖緊件從滾輪的齒間退出,滾輪解鎖能轉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鎖緊件包括:驅動件、導向件、卡塊和復位件。卡塊沿導向件移動。驅動件承受外力并帶動卡塊沿導向件由鎖緊位置向解鎖位置移動。復位件向卡塊施力帶動卡塊沿導向件由解鎖位置向鎖緊位置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導向件是豎直方向。驅動件是推桿,驅動件豎直方向移動,驅動件驅動卡塊沿導向件豎直移動,從滾輪的底部的齒間退出。復位件是彈性件,彈性件沿豎直方向,彈性件驅動卡塊沿導向件豎直移動,卡入滾輪的底部的齒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457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