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負離子發生裝置的離子產生效率增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42469.7 | 申請日: | 2016-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298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閻世洪;顧凱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沃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T23/00 | 分類號: | H01T23/00;A61L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靜安區江場三路126、***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負離子 發生 裝置 離子 產生 效率 增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負離子發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負離子發生裝置的離子產生效率增強器。
背景技術
負離子被譽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它不但能夠改善空氣環境品質,尤其一定濃度的負離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促進作用,能夠提高人體的“自愈”能力,對一些疾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我國負離子行業市場發展迅速,產品產出持續擴張,國家產業政策鼓勵負離子產業向高技術產品方向發展,國內企業新增投資項目投資逐漸增多。投資者對負離子環市場的關注越來越密切,這使得負離子環境市場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關注。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負離子發生技術主要是電暈放電技術,電暈放電型負離子發生裝置結構相對緊湊型,生產成本較低,并且可以連續產生大量的負離子。因此,電暈放電類型負離子發生裝置被廣泛使用。電暈放電是一種非均勻電場中的局域自持性放電。電暈放電產生負離子的機理是,在電暈放電電極的尖端接負高壓,陽極接地,電暈開始時,在針狀負極區電場強度最高,空氣中電離產生的自由電子在庫侖力的推動下,被很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并與其它空氣分子發生碰撞,將分子內的電子打出新的自由電子又被電場加速并繼續與其他分子碰撞,此過程瞬間重復多次,被打出的電子呈指數級增加。失去電子的正離子被加速引向針狀負極,釋放電荷。而自由電子則加速向正極方向擴散,由于正極電場強度遠小于負極,電子所受到的電場力逐漸減小,能量則會逐步降低,則可以被空氣分子捕獲形成大量的空氣負離子,一般負離子在到達正極之前就會被風扇吹出電場區域。
但在實際運用中,幾乎所有負離子發生裝置都是由簡單的電源適配器、高壓發生器和產生離子的放電電極構成,這種僅僅依靠升壓的方法用直流負高壓給放電電極加電的形式,為了提高負離子的發生量,因此電場強度會比較高,就會容易產生臭氧。反之,為了降低臭氧含量,電場強度就會減弱,就會造成電暈放電空間中的自由電子遷移速度變慢,同時空間中的正離子因為電場減弱(接負高壓的尖端電極電場),而無法被尖端電極電場完全捕獲中和,這樣未被捕獲中和的正離子一部分會聚集在電暈電極的陽極上面,導致陽極正電位持續上升,陽極電場加強,而另外一部分正離子會被風扇吹出,造成對人體的不良影響。綜前所述,由于聚集在陽極上的正離子,使陽極電場加強,以及空間中自由電子遷移速度變慢,使自由電子在還未與空氣分子結合成負離子之前就被消耗掉一部分,導致負離子發生量偏低。隨著正離子不斷地在陽電極聚集,陽極正電位持續上升,導致的陽電極電場加強,也會導致產品的控制系統出現問題。而開放式負離子發生裝置(即電子發射型),會產生高壓靜電場,導致環境周圍帶電,對人體造成靜電傷害。
其中,電暈放電型負離子發生裝置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穩定且高效的電暈放電,獲得穩定高效的大量自由電子,以形成高濃度的負離子,同時避免在產生高濃度負離子時產生有害衍生物,如臭氧,正離子及靜電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負離子發生裝置的離子產生效率增強器,其可大幅提高電暈放電效率及穩定性,從而提高負離子的發生效果,同時避免產生對環境和人群造成危害的正離子、臭氧和靜電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于負離子發生裝置的離子產生效率增強器,其包括:設置有內端蓋、外端蓋的外殼,其內部具有由腔體分隔部隔離而成的第一腔體、第二腔體;分布于第一腔體相對側壁的第一、第二電極,第一、第二電極之間設置有填充于第一腔體且經過調制而成的介質材料,并且設置有一高壓感應元件,高壓感應元件具有裸露部分的一端與第二電極連接;設置于第二腔體內壁的第三電極,第二腔體內設有電性連接于第二、第三電極之間且用于消除電暈放電時聚集在陽極電極上的正離子、維持電暈放電空間合適電場的真空放電元件;經過調制而成的介質材料通過保濕措施維持在相對濕度為60-75%的條件下產生適量的阻抗成分和容量成分,并與第一腔體中連接在第二電極的高壓感應元件形成RLC有效諧振回路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沃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沃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424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LED工礦燈
- 下一篇:一種鍛件的加工方法及其鍛造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