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39009.9 | 申請日: | 2016-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22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清;許鉞;魏龍;鄭松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凱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資源 監控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方法及系統,接收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用于指示請求獲取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數據;根據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確定所述混合云對應的至少一個目標云平臺;向所確定的各目標云平臺發送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請求,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請求用于指示請求獲取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數據;接收各目標云平臺反饋的資源監控數據;整合各目標云平臺反饋的資源監控數據,得到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數據。通過上述方法及系統,能夠統一監控混合云的資源,進而能夠提高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云平臺,云平臺可以按照云計算方式劃分為Openstack云平臺、Qcloud云平臺或AWS云平臺等。
融合了公有的云平臺及私有的云平臺的云計算技術的稱為混合云,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具有對外及對內兩種服務,在對外服務時,出于成本節約考慮,企業希望可以應用公有的云平臺,在對內服務時,出于安全考慮,企業希望可以應用私有的云平臺,因此,混合云越來越流行。
在云計算的應用過程中,需要監控云平臺的資源(如,表征云平臺的運行狀態的各項指標),以幫助用戶了解云平臺的運行狀況。現有技術中,對于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方法,由于混合云融合的不同類型的云平臺都是獨立部署的,不同類型的云平臺間的資源監控標準不同,因此,混合云的資源監控需要在不同類型的云平臺之間輪換執行,即用戶需要在其中一個云平臺執行完資源監控之后,切換到另一個云平臺繼續執行資源監控,導致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效率非常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方法及系統,以提高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用于指示請求獲取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數據;
根據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確定所述混合云對應的至少一個目標云平臺;
向所確定的各目標云平臺發送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請求,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請求用于指示請求獲取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數據;
接收各目標云平臺反饋的資源監控數據;
整合各目標云平臺反饋的資源監控數據,得到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數據。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混合云的資源監控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用于指示請求獲取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數據;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請求確定所述混合云對應的至少一個目標云平臺;
發送模塊,用于向所確定的各目標云平臺發送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請求,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請求用于指示請求獲取所述目標云平臺的資源監控數據;
所述接收模塊還用于接收各目標云平臺反饋的資源監控數據;
整合模塊,用于整合各目標云平臺反饋的資源監控數據,得到所述混合云的資源監控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3900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