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線鋼頭尾坯的界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37592.X | 申請日: | 2016-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217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翟冬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1/20 | 分類號: | B22D1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陳揚 |
| 地址: | 21003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線 頭尾 界定 方法 | ||
1.一種管線鋼頭尾坯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采用噸位與長度共同定義的方式,最終確定管線鋼頭尾坯,具體如下:
1)頭坯在澆鑄的過程中,開澆過程對耐材沖擊大,鋼水在澆鑄20噸時開始加入覆蓋劑,鋼水二次氧化較嚴重,因此前20噸鋼水內部夾雜物較嚴重,開澆后拉速達到規定拉速后,鑄坯的靜壓力達到正常水平,因此內部不存在疏松與裂紋的現象;頭坯著重解決純凈度,確定為:頭坯切割不得低于25噸;
2)收尾坯時為了封頂,要逐步降低拉速,最低降至0.1m/s,封頂時還不斷的進行攪流、澆水,保證頂部及時凝固,拉速降低振動不停,扇形段內部的鑄坯芯部偏析、裂紋、疏松明顯嚴重,收尾坯是中包、結晶器的鋼水量逐步降低,鋼水承受的靜壓力逐漸變小,加重了尾坯的裂紋、疏松的現象,因此探傷不合是尾坯最大的隱患;尾坯著重解決內部裂紋、疏松,25~30噸為夾雜物安全區域,長度6000mm~6500mm為內部裂紋、疏松安全區域,確定為:尾坯切割不得低于30噸且不得少于6.5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鋼頭尾坯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開澆噸位由16噸提高到20噸,中包大于16噸開始加中包覆蓋劑,避免鋼水二次氧化的同時確保夾雜物有一定的上浮空間,收尾坯最小拉速由0.1m/s提高至0.2m/s,根據中包耐材質量確定總澆注時間不大于55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3759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多流道的轉子鑄鋁模具
- 下一篇:一種防止合金錠產生鑄造縮孔的復合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