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桿肥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35404.X | 申請日: | 2016-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6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連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苗嶺霧海生態有機茶園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韓煒 |
| 地址: | 550400 貴州省黔***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肥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桿肥料,特別是一種生產茶園專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茶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六大保健食品之首,茶葉是人類物質生活的必須消費品,品茶又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的傳播,茶葉消費逐步理性化,從過去重“外形”到現在重“香氣、滋味”,優質的品牌茶將成為消費主流。茶業將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之一,被稱為永不衰敗的朝陽產業。目前,全球茶葉年產量為300多萬噸,人均年消費茶葉0.5公斤。在20世紀初,世界平均每人每年僅消費茶葉190克,1950年只是人均消費210克,50年只增加20克。1950年以后,茶葉消費量增長加快,1999年全世界每人平均消費茶葉475克,50年增加了265克。由于茶有解渴提神,幫助消化、敵煙解酒、殺菌消炎以及預民禹齒、敗血癥和減輕核軸射、增加血管彈性等作用,茶葉的消費量將會繼續增加。
與此同時,大量的茶桿成為這些廠家和環境的棘手問題。這些茶桿大部分作為城市垃圾由生產廠家出錢交付環保部門處理,也有些廠家將茶桿自然堆放,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并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茶桿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粗蛋白含量高達18%-20%,氨基酸組成較合理, 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別為1.75%和0.54%,粗纖維含量含量為16%-20%。此外, 國內外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質, 且茶多酚等能夠抑制脲酶活性,提高無機氮肥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茶桿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利用茶葉桿制備一種有機肥料,提高茶葉產量、改良土壤活性。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茶桿肥料,按重量計,由茶桿15-25份、 過磷酸鈣6~10份、硫酸銨6~10份、硫酸錳 6~10份、磷酸二氫鉀6~10份、磷酸二銨6~10 份、硅藻土 20-30份、草木灰 20-30份、納米碳 2-6份、桉樹油 2-4份、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4-10份和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4-10份組成;
制備方法是:
(1)將茶桿15-20份與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混合發酵3-5天,制得A品;
(2)將剩余茶桿與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混合發酵3-5天,制得B品;
(3)將A品與B品混合后加入過磷酸鈣、硫酸銨、硫酸錳、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硅藻土、草木灰、納米碳和桉樹油均勻攪拌,烘干、冷卻即得。
前述茶桿肥料,按重量計,由茶葉桿20份、過磷酸鈣8份、硫酸銨8份、硫酸錳 8份、磷酸二氫鉀8份、磷酸二銨8份、硅藻土 25份、草木灰 25份、納米碳 4份、桉樹油 3份、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7份和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7份制備而成。
前述茶桿肥料,所述的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為厭氧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丁酸梭菌或桿菌。
前述茶桿肥料,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食纖維菌、酵母、青霉或黑曲霉。
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制備的肥料,其腐殖質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肥料含有少量的茶多酚等茶葉有效成分,可以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減少亞硝酸的積累,為性能良好的茶園緩釋肥,可以增加茶葉產量15%以 上。可作為有機肥應用到有機茶園和普通茶園。此肥料改良土壤的活性,提高茶葉種植產量,減少環境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1。
一種茶桿肥料,按重量計,由茶桿15-25份、 過磷酸鈣6~10份、硫酸銨6~10份、硫酸錳 6~10份、磷酸二氫鉀6~10份、磷酸二銨6~10 份、硅藻土 20-30份、草木灰 20-30份、納米碳 2-6份、桉樹油 2-4份、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4-10份和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4-10份組成;
制備方法是:
(1)將茶桿15-20份與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混合發酵3-5天,制得A品;
(2)將剩余茶桿與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混合發酵3-5天,制得B品;
(3)將A品與B品混合后加入過磷酸鈣、硫酸銨、硫酸錳、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硅藻土、草木灰、納米碳和桉樹油均勻攪拌,烘干、冷卻即得。
本發明的實施例2。
所述的茶桿肥料,按重量計,由茶葉桿20kg、過磷酸鈣8kg、硫酸銨8kg、硫酸錳 8kg、磷酸二氫鉀8kg、磷酸二銨8kg、硅藻土 25kg、草木灰 25kg、納米碳 4kg、桉樹油 3kg、厭氧微生物發酵菌種7kg和需氧微生物發酵菌種7kg制備而成。
制備方法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苗嶺霧海生態有機茶園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苗嶺霧海生態有機茶園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354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培營養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