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樟子松結構的顆粒物發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33230.3 | 申請日: | 2016-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484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9 |
| 發明(設計)人: | 佟金;劉昕;郭麗;馬淑麗;委凱琪;王春;馬云海;陳東輝;高鵬;王子陽;陳冬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8;G01N15/00;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劉程程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仿樟子松 結構 顆粒 發生 裝置 | ||
1.一種仿樟子松結構的顆粒物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振動分散組件(1)、負壓進料組件(2)、氣固二相混合腔體(3)和進/出氣管(4)組成;
所述振動分散組件(1)由高頻振動器(12)連接一個振動篩(11)組成,所述負壓進料組件(2)由載料斗(10)和進料毛細管(7)組成,所述振動篩(11)位于載料斗(10)的內側上方,所述載料斗(10)的外側下方與氣固二相混合腔體(3)安裝連接,所述氣固二相混合腔體(3)內部設有變徑管(8),仿生紊流器(6)同軸固定安裝在變徑管(8)的氣流出口端,進/出氣管(4)通過氣動接頭(5)分別安裝在氣固二相混合腔體(3)兩側,形成進/出氣路,進氣管與空氣壓縮泵相連接;
所述仿生紊流器(6)是由外壁、中心柱體(18)與雙層交錯分布在外壁和中心柱體(18)之間的導流針葉(19)組成的一體式結構,仿生紊流器(6)外壁與變徑管(8)內壁為過盈配合,且仿生紊流器(6)外端截面與變徑管(8)的管徑擴大起始截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導流針葉(19)由圓形截面沿EF曲線掃掠而成,所述導流針葉(19)在中心柱體(18)上的分布為:兩根導流針葉(19)為一組,中心柱體的前后兩個不同平面上各自平均分布著3組;
所述EF曲線是由對樟子松針葉輪廓進行提取并擬合所得到的二次多項式曲線:
f(x)=a2x2+a1x+a0;
其中:a2的取值范圍為0.04~0.05,a1的取值范圍為-1.2~-1.10,a0的取值范圍為1.3~1.5,x的取值范圍為0mm~14m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仿樟子松結構的顆粒物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氣固二相混合腔體(3)為長方體,其頂面加工有與載料斗(10)下端螺紋結構(14)相連接的螺孔(15),所述氣固二相混合腔體(3)內部設有變徑管(8),在螺孔(15)的中心下方的變徑管(8)上開有通孔(9),其孔徑為1.5mm~1.8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仿樟子松結構的顆粒物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進料毛細管(7)同軸設置于載料斗(10)的內側底部,所述進料毛細管(7)由毛細管支架(16)和毛細管支架(16)的毛細管體(17)組成,毛細管體的內徑為0.4mm~0.8mm,外徑為1.2mm~1.5mm,所述毛細管支架(16)為十字星形,支撐于載料斗(10)的內壁,所述毛細管支架(16)與毛細管體(17)的軸向夾角為62°~65°,所述毛細管體(17)穿過變徑管(8)上的通孔(9),插入變徑管(8)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仿樟子松結構的顆粒物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載料斗(10)上部為圓筒形,下部為圓錐筒形,載料斗的錐底角度范圍為25°~28°,可減少超細粉體在載料斗內的堆積,錐底孔徑為2mm,在所述載料斗(10)的側壁上開有限位孔(13),振動篩(11)的篩柄穿過限位孔(13),與載料斗(10)外側的高頻振動器(12)連接,載料斗(10)外沿下方的外壁上加工有螺紋結構(14)。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仿樟子松結構的顆粒物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動篩(11)的篩面外沿與載料斗(10)的內壁之間存有間隙,以便于振動篩(11)水平方向振動,所述振動篩(11)的篩面上可放置0Cr18Ni9不銹鋼制成的直徑為3mm~9mm的實心球體作為振子,隨振動而滾動碰撞,輔助將超細粉體分散,利于顆粒物的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3323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