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熱爐爐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20863.0 | 申請日: | 2016-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97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胡敬國;任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納順裝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3/08 | 分類號: | F27B3/08;F27B3/10;F27B3/14;F27B3/28;F27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01001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熱爐爐體 | ||
1.一種礦熱爐爐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結構和終端監控系統,主體結構包括圓筒形殼體(1)、圓形底座(17)、耐火磚層(16)、保溫填充(13)、預熱通道(5)、耐火層(4)、燒結層(3)、耐火澆筑層(2)以及輸送機構;終端監控系統包括終端控制器、接近傳感器(8)、輸送電機、攝像頭(12)以及終端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的圓筒形殼體(1)安裝在圓形底座(17)上,且圓形底座(17)的直徑大于圓筒形殼體(1)的外直徑;
所述的耐火磚層(16)砌筑于圓形底座(17)上,且鋪滿圓筒形殼體(1)的下端口,耐火磚層(16)的砌筑厚度為20~25cm;
所述的耐火澆筑層(2)呈截頂圓錐形澆筑于耐火磚層(16)上方,且耐火澆筑層(2)的錐底面直徑等于圓筒形殼體(1)的內直徑,耐火澆筑層(2)的頂部與圓筒形殼體(1)的上端口齊平;
所述的耐火澆筑層(2)的頂部開口并向下延伸形成錐形空腔;
所述的錐形空腔的側壁為圓錐壁,頂部為圓形開口,底部呈球面凹陷,且錐形空腔的錐度小于耐火澆筑層(2)的錐度;
所述的燒結層(3)鋪設于錐形空腔的側壁和底部上,且燒結層(3)的底部向上呈球面凸起;
所述的燒結層(3)的側壁厚度為10~12cm,底部中心處厚度為15~20cm;
所述的耐火層(4)均勻鋪設于燒結層(3)的側壁和底部上,且耐火層(4)的厚度為2~3cm;
所述的預熱通道(5)沿耐火澆筑層(2)的外圓錐壁至上而下設置,且預熱通道(5)的上出口與耐火澆筑層(2)的頂部齊平,預熱通道(5)的下入口通過半圓形底槽(18)連通至圓筒形殼體(1)的外部;
所述的預熱通道(5)的下側壁由嵌于耐火澆筑層(2)外圓錐壁上的條形鋼板構成,所述的預熱通道(5)的左右側壁上設有陶瓷顆粒護層,所述的陶瓷顆粒護層由直徑為8mm的大陶瓷顆粒和直徑為4mm的小陶瓷顆粒混合粘結構成,所述的預熱通道(5)的頂壁由條形鋼板構成;
所述的保溫填充(13)填充設置在耐火澆筑層(2)的外壁與圓筒形殼體(1)的內壁之間,且保溫填充(13)頂部與圓筒形殼體(1)的上端口齊平;
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兩根輸送鏈條(6)、輸送擋板(10)以及三個雙排驅動鏈輪(9);
所述的三個雙排驅動鏈輪(9)分別轉動式安裝在半圓形底槽(18)內、預熱通道(5)的上出口處以及圓筒形殼體(1)的上端口處;
所述的兩根輸送鏈條(6)穿過預熱通道(5)后圍繞在三個雙排驅動鏈輪(9)上,且兩根輸送鏈條(6)在預熱通道(5)內與預熱通道(5)的下側壁相平行;
所述的兩根輸送鏈條(6)之間的對應位置處連接有并排連桿,所述的輸送擋板(10)的長度邊緣通過套管(19)擺動式安裝在并排連桿上,相鄰并排連桿之間的間隔小于輸送擋板(10)的寬度;
所述的輸送擋板(10)的推送側板面的兩個寬度邊緣處均設有一個邊緣檔條(21);
所述的輸送鏈條(6)上設有撐桿(22),在撐桿(22)上設有壓簧(23),所述壓簧(23)彈性支撐于輸送擋板(10)的支撐側板面上,使輸送擋板(10)位于預熱通道(5)內時與預熱通道(5)的下側壁相垂直;
所述的輸送鏈條(6)與預熱通道(5)的下側壁的平行距離大于輸送擋板(10)的寬度,使輸送擋板(10)位于預熱通道(5)內時輸送擋板(10)的下邊緣與預熱通道(5)的下側壁間隙配合;
所述的預熱通道(5)的上出口處設有上凸弧形板(7),所述的上凸弧形板(7)由預熱通道(5)的下側壁延伸至耐火層(4)內腔上方;
所述的半圓形底槽(18)位于圓筒形殼體(1)外部的槽入口處設有上翹的弧形對接板(14),所述的弧形對接板(14)上方設有限高板(15);
所述的接近傳感器(8)安裝在限高板(15)上;
所述的輸送電機用于驅動三個雙排驅動鏈輪(9)中的任一個轉動;
所述的攝像頭(12)通過攝像頭支架(11)安裝在圓筒形殼體(1)的上端口上方,且攝像頭(12)正對于預熱通道(5)的上出口處;
所述的終端控制器分別與攝像頭(12)、接近傳感器(8)、輸送電機以及終端無線通信模塊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熱爐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燒結層(3)由陶土、氮化硅、石英砂、鎂砂、碳化硅、白云石粉、氧化鈣以及氧化鐵燒結而成;其中,各組分的質量配比為:陶土75~86份、氮化硅45~56份、石英砂38~43份、鎂砂15~18份、碳化硅34~37份、白云石粉23~29份、氧化鈣2~3份以及氧化鐵5~8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納順裝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納順裝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2086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